彭文前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行道樹》一文,筆者以為有以下一些瑕疵:
1、題文不夠和諧貫通:
好的文章,題目和正文的內(nèi)容應(yīng)該是和諧貫通的。然而該文在這個方面就存在問題。大家知道,文章內(nèi)容改變了,題目也應(yīng)該有所變動。而《行道樹》由原文到選作課文,內(nèi)容上改變了:刪去了原文當(dāng)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的活動和思緒,用“我們”──行道樹代替了原文當(dāng)中的抒情主人公“我”。這樣一來,原作的題目就應(yīng)該有相應(yīng)的變動,真可惜編者先生們沒有這樣做,此其一。其二,從感情色彩上來看,標題“行道樹”,是中性的,與全文是對“行道樹”進行贊美歌頌的感情(褒義的)不能和諧貫通。其三,就是我們試著以“啊,行道樹”為題,這雖然變成了褒義的,但這仍然只適合于用第一人稱的“我”來歌頌“行道樹”,而課文中“我”已隱去,用“我們”──行道樹來代替了“我”,來寫行道樹,只好寫成“自傳性”的文章了。我們知道:“自傳性”的文章是以記敘為主的,不宜過多地抒情和議論。這又與課文以抒情為主相矛盾。所以,這個題目也是不合適的。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題目應(yīng)該變動。我個人認為,如用課文最后一句“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為題比較好。原因在于:標題中不宜直呼自己;也就是說,站在以“行道樹”為作者的角度,無論如何標題中都不能有“行道樹”存在。這就好像寫自傳的“我(或我的名字)”不能以“我(或我的名字)”作為標題一樣。所以,以“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為題,就解決了該文題文不夠和諧貫通的問題。
當(dāng)然,編者從七年級學(xué)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出發(fā),對原文進行了直接用第一人稱來寫的變化,增添了童趣和親切感,避免了“我”與“我們”(行道樹)之間人稱轉(zhuǎn)換的混亂,以便學(xué)生易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其良苦用心是令人欽佩的。但是,出現(xiàn)了上述一些問題,而又難免不是遺憾呀。
2、內(nèi)容表述前后矛盾:
首先請看第二自然段中的這些文字:“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這一點,其實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边@當(dāng)中的“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于此表達了“行道樹”離開自己的家──山上,原始森林,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的事,同時也是他們并不愿意的事,所以,他們覺得“這無疑是一種墮落”!皦櫬洹币辉~,表現(xiàn)他們離開家鄉(xiāng)之后的孤獨感,寂寞感,同時還表現(xiàn)了他們的遭遇今不如昔──本段后面的文字“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惟一的裝飾,正如你所看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不正是以對比的手法證明了這一點嗎?“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一個“玩”字,寫出了“同伴們”是何等的幸福,又是何等的愜意!“而我們呢?我們惟一的裝飾,正如你所看見的,是一身抖不掉的煙塵”,寫出了“我們”是多么的沉重,又是多么的窒息!
再看第三自然段吧:“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城市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這里,一個“被”字,照應(yīng)了前面的“居然”;“點綴”一詞,照應(yīng)了上文的“裝飾”;“悲涼”一詞,照應(yīng)了前面的“墮落”?墒牵驮谶@個段落里,作者(或編者)的筆鋒一轉(zhuǎn)說:“但你們盡可以節(jié)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前面明明說的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的”,而在這里卻偏偏要說“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這難道不是賣矛又賣盾嗎?所以,筆者認為:作者(或編者)在此處的轉(zhuǎn)折是不大妥當(dāng)?shù)模瑪M用這樣的話作為對“你們盡可以省下你們的同情心”的解釋:因為,我們是樂天派,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陰。這樣一改,不僅原有的矛盾不復(fù)存在,而且用“已經(jīng)習(xí)慣了”樸樸實實的語言把“我們”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此外,作為本文文眼的句子“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似乎出現(xiàn)得有點突兀,換句話說,陡然間說出“神圣的事業(yè)”,實在是太“神圣”了。其實,只要在“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之前,寫上“不過,我們還得告訴你們(或我們還得向你們說一聲)”,原有的突兀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如果在最后一句的后面還補上這樣一句話:“我們又怎能不隨遇而安呢?”那么它非但前瞻了前面寫上的“已經(jīng)習(xí)慣了”,同時也后顧了本文最后的“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而且又干凈利落地結(jié)束了本段。
為了方便讀者朋友們比較、鑒別,特將筆者心目中的這個自然段寫在下面:
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和煙囪(塵字更好──筆者注)的城市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jié)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我們是樂天派,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陰。不過,我們還得告訴你們:我們的事業(yè)是神圣的,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才能給予我們深沉,我們又怎能不隨遇而安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