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因為什么,教學(xué)本課我想到了很久以前教過的一篇課文《詹天佑》。后來想了一下,原來,都是課文最后一段話惹得禍。原文我記不清楚了,大概的意思是他(詹天佑)常提醒助手們說:“諸位可曾想到,你們肩上的責(zé)任有多么重大啊!工程技術(shù)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點含糊、草率,‘大概’、‘差不多’這類字眼,是不允許出自我們工程技術(shù)人員之口的!”他的認真負責(zé)精神,鼓舞著人們同心協(xié)力、精神百倍地工作。
在本課中,竺可楨的那段話和上面的一段有異曲同工之妙。再想一想,你或許就會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科學(xué)工作者,都必須要有這樣的精神。而這個精神,在本課里則是通過“第一朵杏花”這一事物,來展開故事,進而體現(xiàn)的。
初讀課題,任誰也不會想到這竟然不是一篇寫景物的文章。而是寫人的,還不是寫美人的(因為鮮花配美人么),而是寫一個老爺爺?shù)摹R粋大老爺們,怎么會和花兒扯到一起了呢?這一下子,就把讀者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了。你看越是枯燥的說理,越要說得有滋有味。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
文中只有兩個人物,一老一少。孩子,好奇,認真。竺爺爺負責(zé),嚴謹,親切,熱情。一朵杏花,很巧妙的把這他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縱觀全文,他們的對話,他們的動作,幾乎都和這朵杏花有關(guān)。不信你看,“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shù)了數(shù),已經(jīng)有……”“竺爺爺彎下腰來,習(xí)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這里的習(xí)慣二字,說明竺爺爺?shù)恼J真和負責(zé)已經(jīng)深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別人賞花,他卻數(shù)花,問花。最妙的地方是當竺爺爺聽到第一朵杏花開放了的時候的反映!绊暱涕g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此時的竺爺爺是何等的興奮。×私饬诉@些,我們再來看他們的對話,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本文對話的巧妙了。言為心聲,很有道理。
竺爺爺?shù)脑捳Z都不長,語言干凈利落。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放的!
還有:
“什么事情啊?”
“什么時候?”
“是第一朵嗎?”
這里的問句短小,語氣急促,不難看出他此時格外激動、興奮,幾近欣喜若狂的情態(tài)。
通過進一步的誦讀體味,把這種情感通過朗讀真切的表達出來,讓人物的形象更加的鮮明,這樣本文的主要目標也就達到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