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上海市奉賢縣奉城第一中心小學 褚春風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3、認識貧富懸殊,不合理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窮苦人民的不幸遭遇。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激趣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第四單元的兩篇講讀課文的體裁是什么?學習的重點又是什么?
2、介紹作者簡況:
今天,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一位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丹麥的安徒生及其他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賣火柴的小女孩》……
3、審題激趣:
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啟發(fā)激趣,讓學生回憶本單元的學習方法──抓住關鍵的句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學好本課作準備,同時向學生介紹作者簡況,審題激趣,目的是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新”來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
二、自讀質疑
1、帶著問題輕聲朗讀課文。
(精選學生的問題。)
小孩子為何去賣火柴?其遭遇又是如何?
2、巡視指導,了解學習情況。
3、注重指導閱讀常用的閱讀符號:
用“==”劃出中心句,用“”劃出重點句,用“~~~”劃出佳句,用“。。!眲澇鲋行脑~,用“···”劃出重點詞等。
在全面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依據(jù)教學目標,圍繞教學重點,讓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圈劃批注,質疑問難,學會自主操作,培養(yǎng)遷移能力。
三、重點深探
1、小組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精講關鍵的語句及重要的問題:
例:⑴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
⑵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jīng)]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地方去了。
⑶小孩子坐在墻角里,兩肋通紅,嘴角帶著微笑。
本環(huán)節(jié)是圍繞教學重點──小女孩的五次幻想,通過讀、劃、思、議的學習方法,精講第一次幻想,其余四次幻想,引導學生自覺深探,突出以指導朗讀,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激起學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憎惡,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四、自我回顧
1、你是如何理解掌握本篇課文的?運用了哪些方法?
2、師小結,在閱讀教學中有許多方法可以運用,如:
旁批,發(fā)現(xiàn)問題等。
教師啟發(fā)學生主動整理學習新內(nèi)容的學習方法,總結提高,整體理解,促進學生學有所得,靈活運用,真正體會到探求真知的苦與樂。
五、練習運用
1、師出示三個不同顏色的盒子,并明確告訴學生這三個盒子里面有三種不同難度的題目,誰愿試摸題目來解答。
2、學生自告奮勇摸題解答:
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A、B、C三檔不同難度的題目,采用挑戰(zhàn)形式解答,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積極參與的意識,引導學生主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六、開拓延伸
出示安徒生的著作《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選》,并作簡要的介紹,鼓勵學生課后去閱讀。
拓寬知識面,引導學生自覺地讀一些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積累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
【教后感】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深刻領會素質教育的理論,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職崗位,探索、可操作的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在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xiàn)實面前,我們探索出“自主”教學模式,以此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現(xiàn)狀,效果頗好。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六年級第二學期擴展閱讀課文,針對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六大教學環(huán)節(jié):啟發(fā)激趣──自讀質疑──重點深探──自我回顧──練習運用──開拓延伸。把課堂還給學生,并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材內(nèi)容通過教師的激發(fā)、挖掘、提煉而展示出來。尤其是練習運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本課內(nèi)容,設計了A、B、C這三檔不同難度的題目,采用挑戰(zhàn)形式解答,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自告奮勇摸題解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學有所得,靈活運用,真正體會到探求真知成功的歡悅感。
【點評】
小學語文課堂自主教學模式,是在我!杜囵B(yǎng)農(nóng)村小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研究》課題的指導下,進行語文課堂改革的一種嘗試:“自主”教學的實質在于力圖從觀念上和教學機制上,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教師通過“自主”教學課堂模式的設計,力圖把教學的目標、任務,轉化為學生個體的學習興趣,自覺要求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自覺能動的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形成主動想學、主動理解、善于創(chuàng)新的心理品質和能力,達到教學上的真正成功。
在具體的教案設計中,我們不乏看到設計者的“苦心”。在褚老師設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中,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以“趣”辦先導,其中審題激趣“你想知道什么?”雖是簡單一問,卻頗有新意。以往教師不會關心學生想什么。而只是要求學生循教師思路回答。這一問打開學習這篇課文的思路,后面的小組討論交流,自我回顧,似乎都是教師跟著學生走,其實是教師在巧妙地引路。
我們深切地感到,教師的教學思想會自然地融進其設計的教案中、融進課堂教學中。在素質教育進入課堂教學這場攻堅戰(zhàn)中,我們的老師是主人翁,得先把他們武裝起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