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wǎng)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了解詩人的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貢獻。
⑵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
⑶能夠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出其中包含的感情。
⑷能夠結(jié)合具體事例分析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說出各自的性格特征。
2、過程與方法:
⑴學生預習;教師講解課文的重點知識、關鍵內(nèi)容。
⑵討論法、講解法、歸納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
2、能夠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出其中包含的感情。
3、能夠結(jié)合具體事例分析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說出各自的性格特征。
【教學模式或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酷(kù)似摻(chān)脊(jī)背枉(wǎng)讀
2、解釋下列詞語: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凄慘:凄涼悲慘。
奧秘:奧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知書識禮: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yǎng)。
酷似:極像。
二、導入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jīng)記不清了,作者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志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后,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fā)現(xiàn)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作者牛漢,現(xiàn)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互相補充、評議。
四、學生自主閱讀
質(zhì)疑、討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還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貴的經(jīng)歷,一本人生之書。)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一種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
(體會書的珍貴,讀書機會的珍貴。)
4、“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它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書對“我”影響之大,作者要回報它。)
五、品味語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艱苦的,但我的第一本書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和知識。)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書,作為我的啟蒙老師對我后來走上文學道路有著深遠的影響。)
六、拓展訓練
學生說說自己讀“第一本書”的經(jīng)歷、體會,互相交流。
七、小結(jié)
本文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nóng)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八、布置作業(yè)
1、研討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