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第八中學 姚曉靜
【課文分析】
這個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極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進是個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窮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應試,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歲才中了個秀才。本文寫他接著參加鄉(xiāng)試又中了舉人一事,文中運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他那喜極而瘋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這個士人的丑惡靈魂,同時通過他的命運變化反映了世態(tài)的炎涼。
《儒林外史》是一部社會諷刺小說,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科舉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惡嘴臉和封建末世衰頹的世風。仔細探究課文的諷刺手法,對我們閱讀這部小說很有幫助。課文的諷刺手法有:
1、夸張手法。
2、對比手法。
3、運用典型細節(jié)揭露人物的矛盾。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偉大藝術成就。
2、閱讀學習,把握小說的結(jié)構(gòu)層次,概括小說故事情節(jié),進行概括能力的鍛煉提高。
3、依據(jù)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賞析典型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的語言,揭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
5、掌握本文的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點】
1、了解小說的脈絡,概括小說的基本內(nèi)容。
2、生動形象的語言。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揭示人物的特征,揭露當時社會的眾生相:人物形象分析的要點是范進。
【教學難點】
1、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對刻畫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及范進形象的典型意義。
2、眾鄉(xiāng)鄰及張鄉(xiāng)紳的表現(xiàn)及映出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
【教學設計】
因課文篇幅較長,需要課前做好預習,要指導學生結(jié)合“注釋”理解疑難詞語的意思,熟悉課文內(nèi)容,為課堂學習做準備。
【教學步驟】
一、對作者,作品及課文內(nèi)容的簡短的介紹,導入學習
科舉制度在我國延續(xù)了1400余年!度辶滞馐贰肥俏覈皩W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全書的故事情節(jié)雖有主干,但有一個中心貫穿全書,那就是反對封建科舉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度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揭露了“科舉”對知識分子的毒害,反映了當時社會事態(tài)的炎涼。作者吳敬梓,清代小說家。
《范進中舉》節(jié)選自《儒林外史》,是極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進是個讀書之人,生活極為貧困。他從20歲就開始應考,一直等到54歲。在這30多年中他經(jīng)歷了20多次的應考。整整考了35年,54歲才考中秀才又進了一個舉人進士。(科舉分極:書生→秀才→舉人→狀元等)。中舉以后,范進怎么樣了呢?閱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
1、整體感知:
速讀課文及“注釋”,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掌握內(nèi)容基本情節(jié)
本文按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分為中舉謙和中舉后兩部分。為了更具體的了解文章內(nèi)容,我們逐層概括一下文章的內(nèi)容。
⑴范進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戶到家里賀喜。
⑵范進要去參加鄉(xiāng)試,想胡屠戶借錢,被罵個“狗血噴頭”。瞞丈人前去應考。
⑶發(fā)榜之日,家里已幾天沒飯吃,范進到集上賣雞換糧食。
⑷范進中舉,喜極而昏,救醒后又發(fā)起了瘋經(jīng)直走到集上耍瘋。
⑸從集上被尋回家,曾做過知縣的張鄉(xiāng)紳又送房子又贈金子。
2、結(jié)合具體描寫(典型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品味人物形象:
⑴范進:
①引導學生在書上劃出自己以為的范進中舉后的最精彩的描寫,讀一讀,談出自己的理解。
②以范進不看便罷……一直到集上去了“為典型描寫,集體討論,理解,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了解人物的心理”,思考討論題:這段文字寫了范進中舉后的瘋態(tài),這是精彩的描寫之一,你認為好在哪兒,揭示了人物怎樣的心態(tài)?
總體理解明確:
這段文字從人物的形態(tài)、動作、語言,神情等方面,生動形象,細致地刻畫了中舉后的瘋態(tài),栩栩如生。這充分說明范進見到報帖時的內(nèi)心的高興是無法控制的,感情的沖動使他失去了理智,他幾十年苦苦掙扎,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一朝到手,他幾十年貧困的生涯從此結(jié)束,他情不自禁的喜發(fā)瘋,又悲,可笑。
③抓住動詞,琢磨意味,
A、為什么范進見到報帖,用了“看”和“念”兩個動作?
B、看完以后為什么又用了“拍”和“笑”來描寫范進的神態(tài),動作。
C、喜極而昏,醒來后為什么又不由分說的往門外飛“跑”?
D、“踹、掙,跌,”表現(xiàn)了什么心態(tài)?完全失去理智,得意忘形,瘋勁十足。
明確:
A、幾十年的苦苦追求,對突如其來的喜訊,不敢相信,如在夢幻之中,“美”“念”一遍才確信是真的。
B、狂喜變態(tài),旁若無人,失去理智,要向社會的宣布自己的成功。
C、意味著他瘋得不知東西南北。
④通過以上分析,你認為范進性格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除此以外,范進還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你從文中找出依據(jù)來。
⑤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意義。
交流明確:
范進:大半生貧困潦倒,逆來順變,沉迷于功名富貴的下層讀書人的形象。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靈魂的不可救藥的腐蝕和毒害。
⑥討論:范進中舉,喜極而瘋是喜劇還是悲?
(答案不拘一格,言之有理既可。)
⑵其他人物:
范進中舉以后,胡屠戶,眾鄉(xiāng)鄰以及張鄉(xiāng)紳對他的態(tài)度各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社會怎樣的眾生相?
①胡屠戶:文中胡屠戶說的,罵的,訓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維的話占了很大的篇幅,通過語言描寫,把一個市儈形象活生生的勾畫、出來,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了指導學生從書上找出幾處語句前后對比,加以理解。
如:“現(xiàn)世寶”“尖嘴猴腮”“賢婿”“老爺”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才學又高”
“撒拋尿自己照照”“天上的星宿”
“一付大腸,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錢”
②歸納理解:
胡屠戶的表現(xiàn):前倨后恭:是一個典型的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庸俗自私的市儈形象。
⑶張鄉(xiāng)紳:
中舉前不屑一顧,中舉后竭力拉攏,主動賀喜,敘“世好”,贈金,送房。
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⑷眾鄉(xiāng)鄰。
中舉前漠不關心,中舉后人心幫忙(略)
小結(jié):可見封建科舉的流毒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對有錢有勢的人極力巴結(jié),對無錢無勢的人冷漠無情,從他們身上足見封建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這也是當時社會的縮影。
3、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社會背景:
思考:有閱讀經(jīng)驗的人往往善于從優(yōu)秀作品中的描寫中了解社會。作品中看似閑筆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寫范進中舉的瘋態(tài)及前后不同境遇,我們對范進生活的社會有哪些了解?
⑴封建科舉制度使落第者貧困潦倒,使及第者飛黃騰達。
⑵科舉制度毒化了整個社會,把一般人的靈魂扭曲得不成樣子。
⑶封建官僚不僅享有巨大的特權,而且貪污腐敗,讀書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這便誘使讀書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4、引出小說主題:范進中舉前后狀況的變化,反映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勢利關系和世態(tài)的炎涼。
5、指導學生就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了解本文的藝術特征:
⑴用人物的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人物的形象,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
①范進中舉驚喜發(fā)瘋,運用夸張的手法,但不失真。作者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加以夸張的描寫,具有尖辣的諷刺效果。
②對比手法主要用于描寫胡屠戶這個人物。作者寫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他的性格。使他的性格躍然紙上。對他的對比的描寫又產(chǎn)生了巨大的諷刺的效果。
三、作業(yè):縮寫練習
用自己的話編寫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要求情節(jié)清楚,重點突出。
【板書設計】
范進中舉
中舉前中舉后
范進:低三下四,懦弱圓滑世故(熱衷功名利祿)
胡屠戶:鄙視、辱罵、教導大加贊揚,殷勤備至前倨后恭
(嗜錢如命嫌貧愛富粗俗勢力蠻橫趨炎附勢阿諛奉承)
張鄉(xiāng)紳:不屑一顧主動賀喜巴結(jié),送房贈金(道貌岸然 老奸巨猾)
眾鄉(xiāng)鄰:漠不關心熱心幫忙(嫌貧攀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