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幸聆聽了特級教師王崧舟的示范課《魚游到了紙上》,感觸頗多,受益匪淺。尤其是王老師的“讀”,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在朗讀教學方面的淺薄和不足。王老師的“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讀,必須有目的,不能是為讀而讀,而且必須用心去讀。在課一開始,王老師讓學生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就明確指出“讀,既要用嘴讀,也要用眼讀”,然后讓學生再讀課題。隨后圈出“游”字,讀而設疑:讀課題時的第一感覺是什么?為什么?讓學生讀而思,從而指出,讀書還要“心到”。只有用心讀書,才能讀出感覺,讀出味道。想想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也重視學生的朗讀,但這么用心的指導學生朗讀,并教給讀書的方法,卻是不曾做到,實在是有愧于學生。我想,這應該是我以后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與方向。
2、讀,必須讀出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個性化的朗讀,不能千篇一律!墩Z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化的體驗,王崧舟老師就充分地關注了這一點。在學生找出了7個帶“游”的句子之后,王老師請7名學生和老師一起引讀課文,讀出自己對這7個帶“游”的句子的感受。由于水平的差異,學生的朗讀也不一樣,有的流利,有的平實,有的生動,王老師就尊重學生的這種獨特體驗適時評價“好基礎!好功夫!”“你真了不起!那么長的句子非常流利地讀下來,一個字也沒錯,還讀出了自己的感受,真不錯!”這讓學生充分找到了自信,保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想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雖然也能做到這一點,但對于那些朗讀水平實在一般的學生可能“尊重”不夠,所以今后要多努力改變目前的現(xiàn)狀,多反思,多改進,使自己不斷前進。
3、讀,必須反復地讀,以讀促思,以讀促悟,不能蜻蜓點水。在第一個特寫鏡頭“青年靜靜地畫畫”,王老師讓學生充分理解,體會了“靜靜”之后,教師引言“正是這樣靜靜地畫畫,才畫出了這樣的畫,生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正是這樣靜靜地畫畫,才畫出了這樣的境界,再讀課題;正是這樣靜靜地畫畫,才引得了周圍的贊嘆,又讀課題”。在后面內容的教學中,也有這樣類似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正是這樣反復地讀,不斷地讀,層層深入地讀,才使學生的情感步步深入,得到升華。
以上是自己粗淺的感受,望指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