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太河鄉(xiāng)河西聯(lián)小學 李欲敬
【說教材】
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寫了“我”在玉泉觀魚時認識的一位聾啞青年,他畫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魚畫得又像又活。文章贊揚了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zhì)。課文敘議結(jié)合,情節(jié)生動感人。文章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煞炙牟糠謥砝斫猓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講“我”常到西湖的玉泉觀魚。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講“我”在后院的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第三部分(第五至八自然段)講“我”看青年畫金魚。
第四部分(第九至十四自然段)講“我”對青年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他是聾啞人,每個星期都來看魚、畫魚。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zhì)。
2、學習作者和聾啞青年觀察周圍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理解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的具體表現(xiàn)。
2、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先游到了心里”的關(guān)系。
三、教學難點
將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同步進行,讓掌握作者按一定的順序來寫的習作方法。并且學習作者的習作方法。
【說教學過程及教法、學法】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訓練和朗讀感悟,自主合作學習為主線”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它體現(xiàn)了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觀點,因而在課堂中,我將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并將學法滲透到教學中去。
1、出示掛圖,聽課文錄音,讓學生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初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質(zhì)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3、學生分組討論解決不懂的問題。
4、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采用“以讀代講、反復朗讀品詞析句!钡姆椒ㄒ龑W生對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難點和特點予以理解,以課后作業(yè)1、2、3題展開探索、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聾啞青年是怎樣觀察事物和作者的習作順序。
1、以課后作業(yè)“青年的舉止特別在什么地方?”展開討論。
2、抓住重點理解青年的勤奮、專注的精神。學習自讀討論,小組進行交流。
3、師生抓住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展開匯報討論。
三、美讀課文
這個階段,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達到學生的情文統(tǒng)一,進一步地深入表達對課文的理解。
【說課堂練習】
語文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掌握這種工具的關(guān)鍵還在于運用,學以致用,是語文教學的目的。通過對文章的重點詞句的品析,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如下練習:
1、比較下面句子的異同,說說句子的意思表達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為什么?
⑴他一個人站在金魚缸邊,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
⑵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
通過對句子的訓練,體會重點詞語“呆呆”、“靜靜”的含義,體會青年看魚的專注、投入。
2、細讀課文第7自然段,填空,并說出填詞的理由:
青年畫魚畫得真( 逼真、栩栩如生)!
通過這些試題的練習,考察學生對第7自然段的理解。
3、選擇恰當?shù)年P(guān)聯(lián)詞,把下面的兩個句子連成一句話:
魚游到了我心里,魚游到了紙上。
通過對關(guān)聯(lián)詞的選用,輔導學生對課文難點的學習,從而讓學生理解因為把魚形記得牢,所以能把魚畫得活。同時讓學生知道作者平時注意觀察,積累材料,才把文章寫得如此生動。
【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服務,板書設計的合理,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層次,學習人物的品質(zhì),同時又能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結(jié)構(gòu),從而幫學生理清作者的習作順序。
板書:
魚游到了紙上
玉泉觀魚老是呆呆地
一絲不茍
舉止特別忘記吃飯、回家忘我境界
(勤奮、專注)
游到心里游到紙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