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各版本語文課本中蔡元培的課文
1.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2】 第四單元 第11課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蔡元培的資料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紹興人,民主主義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數(shù)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曾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人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他為發(fā)展中國新文化教育事業(yè),建立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貢獻,堪稱“學界泰斗、人世楷!薄K岢隽恕拔逵(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和“尚自然”、“展個性”的兒童教育主張。他試圖通過貧兒院的試驗和推廣,逐步以學前兒童公共教育替代當時的家庭教育,最終實現(xiàn)學前兒童公育的理想。他是我國近現(xiàn)代美育的倡導者,主張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實施美育,設想通過胎教院、育嬰院、幼稚園三級機構實施學前兒童美育:把胎教作為美育的起點;讓嬰兒及其母親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藝術美構成的環(huán)境之中;認為幼稚園的美育一方面通過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專題”進行,另一方面則要充分利用其他課內(nèi)涵的美育因素,如“計算、說話,也要從排列上、音調(diào)上迎合它們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與語法!苯逃撝小恫淘嘟逃倪x》、《蔡元培教育論著選》等。
生平
少年時曾在紹興古越藏書樓校書,得以博覽群書。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十六年會試貢士,未殿試。十八年補殿試,為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補翰林院編修。甲午戰(zhàn)爭后,開始接觸西學,同情維新。
二十四年九月返紹興,任紹興中西學堂監(jiān)督,提倡新學。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學教習。二十八年與蔣觀云等組織中國教育會,任事務長。夏,游歷日本,同年秋回國,在上海創(chuàng)設愛國女校及愛國學社,任總理。并以《晨報》為陣地,提倡民權,宣傳排滿革命。三十年冬與陶成章、龔寶銓等在上海建立光復會,被推為會長,次年加入同盟會。三十年赴德意志帝國留學。
民國元年(1912)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廢止祀孔讀經(jīng),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確立起我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教育體制。二次革命失敗后,攜眷赴法,與李石曾等創(chuàng)辦留法勤工儉學會。
五年冬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支持新文化運動,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實行教授治校。“五四”運動中支持學生愛國行動,多方營救被捕學生。被迫辭職后,多次赴歐洲英、法等國考察教育和講學。民國十六年后擔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九·一八”事變后,主張抗日,擁護國共合作。民國二十一年(1932)與宋慶齡、魯迅等發(fā)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開展抗日愛國運動。曾電救楊開慧烈士,援救許德珩等愛國民主人士,營救丁玲、朱宜權等共產(chǎn)黨員。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教育部北大在誄詞中有“當中西文化交接之際,先生應運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學足以當之!其才足以擇之!嗚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師歟?”周恩來送挽聯(lián):“從排滿到抗日戰(zhàn)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泵珴蓶|特發(fā)唁電:“學界泰斗,人世楷!薄
蔡元培培植家鄉(xiāng)青年不遺余力,先后主辦過紹郡中西學堂、紹興府學堂、越郡公學、明道女校,曾任稽山中學名譽校董。紹興城區(qū)筆飛弄有蔡元培故居,今建為紀念館,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新建“元培小學”、“元培中學”以示紀念。遺著輯有《蔡元培全集》!吨袊F(xiàn)代人名大辭典》有錄。(中共紹興縣委宣傳部供稿)
蔡元培是20世紀初中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者。他明確提出廢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導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初步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的新教育體制。
蔡元培的教育實踐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大學的性質(zhì)在于研究高深學問。他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主張學與術分校,文與理通科。將“學年制”改為“學分制”,實行“選科制”,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簡課程,力主自學,校內(nèi)實行學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這些主張和措施,在北京大學推行之后,影響全國,以至有人稱他為自由主義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視勞動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學辦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創(chuàng)辦愛國女校。蔡元培對近現(xiàn)代中國教育、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主要是:
1.自蔡元培始,中國才形成了較完整的資產(chǎn)階級教育思想體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張,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祥地,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3.為中華民族保護了一批思想先進、才華出眾的學者。
常用成語
中考 高考名著
蔡元培簡介
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蔡元培
解讀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瞿嘉福 李文彬
蔡元培說過的名言
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