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各版本語文課本中葉賽寧的課文
1. 【人教課標本四年級下冊】 第四組 第13課 《夜鶯的歌聲》
2. 【人教課標本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第4課 《外國詩兩首 夜》
3. 【人教課標本六年級上冊】 第六組 《白樺》
4.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七單元 第25課 《夜鶯的歌聲》
5. 【長春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七單元 小英雄的故事 《夜鶯的歌聲》
6. 【魯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第五單元 第17課 《夜鶯的歌聲》
葉賽寧的資料
葉賽寧(1895-1925)是俄國詩人。他出生在梁贊省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早年在教會師范學校讀書時開始寫詩。1912年赴莫斯科,當過店員、印刷廠校對員,兼修一所平民大學的課程,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1915年,葉賽寧去彼得堡會見了著名詩人勃洛克,這對他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1916年出版第一本詩集《掃墓日》。同年應征入伍,一年后退役。1917年的十月革命在葉賽寧的詩作中迅速得到了反映,他寫了長詩《同志》(1917)、《變?nèi)莨?jié)》(1918)、《約旦河的鴿子》(1918)等著名詩作。1919年,葉賽寧參加意象派并成為代表人物,寫出《四十日祭》(1920)等詩篇。1921年,他離開意象派。同年與美國舞蹈家鄧肯熱戀成婚,并與之出游歐美諸國,不久兩人因關(guān)系破裂而離異。1924年,葉賽寧出版詩集《莫斯科酒館之音》,而后又寫出組詩《波斯抒情》(1924)、長詩《安娜·斯涅金娜》(1925)、詩集《蘇維埃俄羅斯》(1925)等著名作品。1925年9月,葉賽寧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結(jié)婚。11月因精神病住院,并完成長詩《黑人》和最后的詩篇《再見了我的朋友,再見……》。
12月28日,葉賽寧在列寧格勒一家旅館悲劇性地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常用成語
中考 高考名著
葉賽寧簡介
白樺葉賽寧
失去的東西永不復歸葉賽寧
我記得葉賽寧
拉起紅色的手風琴葉賽寧
致葉賽寧趙麗宏
我辭別了我出生的屋子葉賽寧
再見吧,我的朋友,再見葉賽寧
過去了的──永不再來葉賽寧
我不嘆惋、呼喚和哭泣葉賽寧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