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搖山
拼音 | bá dì yáo shān |
釋義 | 翻動大地,搖撼山岳。形容聲勢極大。 |
出處 | 《英烈傳》第四十九回:“烏龍鎮(zhèn)上駐不赤龍舟,攪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搖山。”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拔的成語42條
拔葵去織 | 比喻做官的不與人民爭利。 |
拔來報往 | 報:通“赴”,迅速。很快地來,很快地去。形容頻繁地奔來奔去。 |
拔類超群 | 同“拔萃出類”。指高出眾人。 |
拔了蘿卜地皮寬 |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
拔毛濟世 | 指受輕微損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第二個字是地的成語103條
坐地分贓 | 原指盜賊就地瓜分偷盜來的贓物。現多指匪首窩主自己不動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盜來的財物。 |
拔地參天 | 拔地:從地面上陡然聳立。參天:高聳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氣勢雄偉。同“拔地倚天”。 |
拔地搖山 | 翻動大地,搖撼山岳。形容聲勢極大。 |
拔地倚天 | 拔:突出,聳出。倚:倚傍,貼近。從地面突兀而起,貼近天際。比喻高大突出,氣勢雄偉。 |
遍地開花 | 比喻好的事物到處涌現或普遍發(fā)展。 |
第三個字是搖的成語10條
拔地搖山 | 翻動大地,搖撼山岳。形容聲勢極大。 |
擺尾搖頭 | 擺動頭尾,形容喜悅或悠然自得的樣子。 |
風雨搖擺 | 在風雨中飄蕩不安,比喻局勢動蕩不安。 |
鼓唇搖舌 | 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
鼓舌搖唇 | 鼓動嘴唇,搖動舌頭。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游說。亦泛指大發(fā)議論(多含貶義)。 |
第四個字是山的成語107條
安如太山 | 形容極其平安穩(wěn)固。泰,也寫作“太”。同“安如泰山”。 |
安如泰山 | 形容象泰山一樣穩(wěn)固,不可動搖。 |
安若泰山 | 形容極其平安穩(wěn)固。同“安如泰山”。 |
拔樹撼山 | 拔起大樹,搖動高山。形容聲勢極大。 |
拔地搖山 | 翻動大地,搖撼山岳。形容聲勢極大。 |
第一個字是山的成語71條
山肴野蔌 | 肴:熟的魚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
山陬海噬 | 形容遙遠偏僻的地方。 |
山復整妝 | 明月高懸,青山輝映,更為秀麗,如同重整妝飾。 |
山包海容 |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開闊。 |
山崩川竭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亦作“山崩水竭”。 |
山崩地坼 | 山岳崩塌,大地裂開。亦用以形容響聲強烈巨大。 |
山崩地裂 | 山岳倒塌,大地裂開。形容響聲巨大或變化劇烈。 |
山崩地塌 |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同“山崩地陷”。 |
山崩地陷 |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
山崩海嘯 | 山岳崩塌,海水奔騰咆哮。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shan的成語118條
禪世雕龍 | 指文章世代相傳。 |
山肴野蔌 | 肴:熟的魚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
刪繁就簡 | 刪: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
芟繁就簡 | 芟: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
姍姍來遲 | 姍姍: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
珊瑚在網 | 在網:都在網中。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了。 |
煽風點火 | 比喻煽動別人鬧事。 |
潸然淚下 | 潸然:流淚的樣子。形容眼淚流下來。 |
閃爍其詞 | 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
訕皮訕臉 | 指嘻皮笑臉。 |
苫眼鋪眉 | 瞪眼晴,豎眉毛。形容裝模作樣地擺架子。 |
扇風點火 | 指進行鼓動或煽動。 |
善罷干休 |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于否定)。 |
繕甲治兵 | 繕甲:修治鎧甲。比喻作軍事準備。亦作“繕甲厲兵”。 |
擅壑專丘 | 指放情山水。 |
掞藻飛聲 | 掞:發(fā)舒;藻:辭藻;飛:飛揚;聲:聲譽。指施展文才,聲譽遠揚。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4670085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