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前面后
拼音 | bèi qián miàn hòu |
釋義 | 指或當面或背后。 |
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五回:“若是一頓鈀打退妖精,你看他得勝而回,爭嚷功果;若戰(zhàn)他不過,被他拿去,卻是我的晦氣,背前面后,不知罵了多少弼馬溫哩!悟凈,你休言語,等我去看看! |
示例 | 若是三姑娘在家還好,如今只有他幾個自己的人瞎張羅,~的也抱怨,說是一個錢摸不著,臉面也不能剩一點兒。★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 |
年代 | |
用法 | |
結構 | |
詞性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背的成語28條
背暗投明 | 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進步方面。 |
背碑覆局 | 看過的碑文能背誦,棋局亂后能復舊。指記憶力強。 |
背本就末 | 指背離根本,追逐末節(jié)。 |
背本趨末 | 古代常以農(nóng)業(yè)為本,手工、商賈為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細微末節(jié)。 |
背城借一 | 背:背向;借:憑借;一:一戰(zhàn)。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zhàn)。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后一戰(zhàn)。 |
第二個字是前的成語37條
鞍前馬后 | 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
巴前算后 | 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
跋前踕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跋前疐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跋前躓后 |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
第三個字是面的成語18條
背前面后 | 指或當面或背后。 |
本來面目 | 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
杜門面壁 | 指閉門修養(yǎng)。 |
耳紅面赤 |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于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
耳提面命 |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
第四個字是后的成語51條
鞍前馬后 | 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
巴前算后 | 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
跋前踕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跋前疐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跋前躓后 |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
第一個字是后的成語26條
后患無窮 | 以后的禍害沒有個完。 |
后車之戒 | 對后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敗或挫折,可以作為以后做事情的借鑒或教訓。 |
后發(fā)制人 | 發(fā):發(fā)動;制:控制,制服。等對方先動手,再抓住有利時機反擊,制服對方。 |
后福無量 | 量:限度,限量。將來的幸福無窮。 |
后顧之憂 | 顧:回頭看。來自后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后方發(fā)生問題。 |
后海先河 | 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
后悔不及 | 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 |
后悔莫及 |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來不及了。 |
后悔無及 | 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 |
后會無期 | 期:時間。以后何時相會還沒有一定的日期。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hou的成語48條
侯服玉食 |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貴的食物。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
喉長氣短 | 比喻事情麻煩、費勁。 |
猴年馬月 | 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來的歲月。 |
吼三喝四 | 大聲吆喝。 |
后患無窮 | 以后的禍害沒有個完。 |
厚此薄彼 | 重視或優(yōu)待一方,輕視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對兩方面的待遇不同。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48938136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