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言亂辭
拼音 | bèi yán luàn cí |
釋義 | 指胡言亂語。 |
出處 | 《公孫龍子·白馬論》:“以黃馬為非馬,而以白馬為有馬,此飛者入池,而棺槨異處,此天下之悖言亂辭也!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gè)字是悖的成語2條
悖入悖出 | 悖:違背、胡亂。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脕淼呢?cái)物,也會(huì)被別人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文萌。胡亂弄來的錢又胡亂花掉。 |
悖言亂辭 | 指胡言亂語。 |
第二個(gè)字是言的成語223條
千言萬語 | 形容說得話很多。 |
悖言亂辭 | 指胡言亂語。 |
秕言謬說 | 指錯(cuò)誤的言論。 |
不言不語 | 不說話,悶聲不響。 |
不言而信 |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第三個(gè)字是亂的成語37條
敗法亂紀(jì) | 敗壞法令,擾亂紀(jì)律。 |
悖言亂辭 | 指胡言亂語。 |
變古亂常 | 更改或打亂祖宗常法。 |
病急亂投醫(yī) | 病勢(shì)沉重,到處亂請(qǐng)醫(yī)生。比喻事情到了緊急的時(shí)候,到處求人或亂想辦法。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fā)。形容不講究修飾。 |
第四個(gè)字是辭的成語49條
百喙難辭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解釋。 |
悖言亂辭 | 指胡言亂語。 |
辯口利辭 | 指善辯的口才,犀利的言辭。形容能言善辯。 |
不謀同辭 | 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
傳聞異辭 | 傳聞:原指久遠(yuǎn)的事,后指聽來的傳說;異辭:原指措詞有所不同,后指說法不一致。指?jìng)髡f不一致。 |
第一個(gè)字是辭的成語15條
辭不達(dá)義 | 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dá)意思。 |
辭不達(dá)意 | 辭:言辭;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dá)出意思和感情。 |
辭不獲命 | 指辭謝而未獲允許。 |
辭多受少 | 辭:推辭掉。受:接受。推辭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
辭富居貧 | 辭:推辭,推卻。原指拒絕厚祿,只受薄俸,F(xiàn)形容拋棄優(yōu)厚待遇,甘于清貧的生活。 |
辭簡(jiǎn)義賅 | 文辭簡(jiǎn)要,意義完備。 |
辭金蹈海 | 比喻不慕富貴,慷慨有氣節(jié)。 |
辭巧理拙 | 文辭雖然浮華,但不能闡明道理。 |
辭窮理屈 | 理由站不住腳,被駁得無話可說。 |
辭微旨遠(yuǎn) | 辭:文詞,言詞。微:隱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詞隱微而表達(dá)的意思很深遠(yuǎn)。 |
第一個(gè)字發(fā)音是ci的成語67條
詞不達(dá)意 | 詞:言詞;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dá)出意思和感情。 |
慈悲為本 | 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為根本。 |
辭不達(dá)義 | 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dá)意思。 |
雌雄未決 | 比喻勝負(fù)未定。 |
此唱彼和 | 彼:那里。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yīng)。 |
刺刺不休 | 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
賜茅授土 | 封建社會(huì)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禮儀。帝王以五色土為太社,分封諸侯時(shí),各授以他們相應(yīng)的某方某色土,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歸以立社。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49024138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hào)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