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閉目塞耳

    拼音 bì mù sè ěr
    釋義

    堵塞視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出處 《隋書·東夷傳·高麗》:“王乃坐之空館,嚴(yán)加防守,使其閉目塞耳,永無聞見!
    示例 設(shè)有人~,跣而疾趨,前遇險阻,安有不顛躓者哉!★宋·司馬光《遺表》
    年代 古代
    用法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詞性 中性
    近義詞
    反義詞
    燈謎
    歇后語
    英文

    第一個字是閉的成語43條

    閉壁清野 猶言堅(jiān)壁清野。是作戰(zhàn)時采取的一種策略。
    閉閣思過 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閣自責(zé) 指關(guān)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閣思過”。
    閉關(guān)絕市 封閉關(guān)口,不與外界通商。
    閉關(guān)卻掃 卻:停止;卻掃:不再清掃車跡,意指謝客。關(guān)上大門,掃除車跡。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第二個字是目的成語114條

    極目迥望 極:盡;迥:遠(yuǎn)。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yuǎn)方。
    比目連枝 比目:比目魚,傳說僅一眼,須兩魚并游;連枝:連在一起的樹枝。比喻形影不離的情侶和朋友。
    閉目塞聰 聰:聽覺敏銳,這里指聽覺。閉著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對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閉目塞耳 堵塞視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閉目塞聽 閉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聽。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第三個字是塞的成語32條

    挨山塞海 形容人極多而擁擠不堪。
    拔本塞原 ①比喻背棄根本。②鏟除事物發(fā)生的根源。多用于壞事。亦作“拔本塞源”。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樹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上打主意。
    閉門塞竇 關(guān)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yán)。
    閉門塞戶 關(guān)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yán)。

    第四個字是耳的成語53條

    閉目塞耳 堵塞視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不絕于耳 絕:斷。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jìn)去(多指臟話)。
    長目飛耳 看得遠(yuǎn),聽得遠(yuǎn)。比喻消息靈通,知道的事情多。
    出口入耳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閉目塞耳成語接龍

    第一個字是耳的成語61條

    耳報神 指暗中通風(fēng)報信的人。
    耳順之年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耳邊風(fēng) 在耳邊吹過的風(fēng)。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耳鬢斯磨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耳鬢廝磨 鬢:鬢發(fā);廝:互相;磨:擦。耳與鬢發(fā)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耳鬢撕磨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撕:同“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
    耳聰目明 聰:聽覺靈敏;明:眼力敏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耳根清凈 耳邊無事噪聒。指無事打擾。
    耳紅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于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耳后生風(fēng) 像耳后刮風(fēng)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yùn)動時耳后根產(chǎn)生的感覺。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er的成語136條

    兒女成行 可以把兒女排成一個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而今而后 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爾汝之交 爾汝:古人彼此以爾汝相稱,表示親昵。指不拘形跡,十分親昵的交情。亦作“爾汝交”。
    耳報神 指暗中通風(fēng)報信的人。
    邇安遠(yuǎn)至 謂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歡樂,遠(yuǎn)地之民則聞風(fēng)而附。指政治清明。
    餌名釣祿 餌:引誘;釣:誘取;祿:官吏的俸祿。指謀取官位和俸祿
    珥金拖紫 珥:插;拖:下垂。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顯赫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0001157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