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影匿形
拼音 | bì yǐng nì xíng |
釋義 |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
出處 | 清·侯方域《南省試策二》:“昔人所謂非親非故,何由習(xí)知之也。此二者已當(dāng)不同觀,而況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舉,為身累者乎?” |
示例 | |
年代 | 近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避的成語42條
避而不談 | 躲避開而不肯說。指有意回避事實。 |
避煩斗捷 | 指避開煩難而比賽簡捷。 |
避瓜防李 | 表示避免嫌疑。 |
避害就利 | 就:接近、走向。躲開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條件。 |
避毀就譽 | 回避詆毀而追求稱譽。 |
第二個字是影的成語53條
繪影繪聲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杯影蛇弓 |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同“杯弓蛇影”。 |
避影斂跡 |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
避影匿形 |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
捕影系風(fēng) | 風(fēng)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jù)。 |
第三個字是匿的成語20條
竄端匿跡 | 比喻掩蓋事情的真相。 |
避影匿形 |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遁跡匿影 | 指隱藏蹤跡和身形。 |
遁名匿跡 | 遁:隱藏;匿:藏匿。隱姓埋名,不讓人聞知。 |
第四個字是形的成語36條
案牘勞形 | 案牘:公文。文書勞累身體。形容公事繁忙。 |
避影匿形 | 指隱蔽起來,不露形跡。 |
兵無常形 | 用兵無一成不變的形勢。指辦事要因時、因地制宜,具體問題要用具體辦法去解決。 |
澄神離形 | 形容用心太專,如癡如呆。 |
得意忘形 | 形:形態(tài)。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tài)。 |
第一個字是形的成語28條
形色倉皇 | 動作匆忙,神色慌張。 |
形單影雙 | 形容人無親無友、孤獨無依。 |
形單影只 | 形:身體;只:單獨。只有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
形槁心灰 | 槁:枯干。形容身體消瘦不堪,心境極為冷漠,毫無生氣。 |
形格勢禁 | 格:阻礙;禁:制止。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于進行。 |
形孤影寡 | 形容孤獨,沒有同伴。同“形單影只”。 |
形孤影只 | 形容孤獨,沒有同伴。同“形單影只”。 |
形跡可疑 | 舉動和神色值得懷疑。 |
形劫勢禁 | 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于進行。同“形格勢禁”。 |
形禁勢格 | 指受形勢的阻礙或限制,事情難于進行。同“形格勢禁”。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xing的成語158條
省身克己 | 檢查自身過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
興高采烈 | 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
星馳電掣 | 馳:奔馳。象星疾馳,如電急閃。形容極其迅速。 |
惺惺惜惺惺 | 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
腥聞在上 | 腥聞: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為丑惡的名聲。比喻丑名遠揚。 |
刑措不用 | 措:設(shè)置,設(shè)施。刑法放置起來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
形色倉皇 | 動作匆忙,神色慌張。 |
醒聵震聾 | 猶言振聾發(fā)聵。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fā)。 |
杏花春雨 | 初春杏花遍地、細雨潤澤的景象。 |
姓甚名誰 | 詢問打聽人的姓名。 |
幸災(zāi)樂禍 | 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zāi)禍時感到高興。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0431165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