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贓拿賊
拼音 | bìng zhuō ná zéi |
釋義 | 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 |
出處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今日個并贓拿賊更推誰,你地硬抵著頭皮兒對。” |
示例 | |
年代 |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
詞性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并的成語12條
并存不悖 | 指同時存在而不沖突。 |
并蒂芙蓉 | 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可以相媲美。 |
并駕齊驅(qū) | 并駕:幾匹馬并排拉著一輛車;齊驅(qū):一齊快跑。并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并疆兼巷 | 形容屋宅廣大。 |
并驅(qū)爭先 | 指競爭高下。 |
第二個字是贓的成語5條
并贓拿賊 | 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 |
貪贓壞法 | 貪污受賄,違犯法紀(jì)。同“貪贓枉法”。 |
貪贓枉法 | 贓:贓物;枉:歪曲,破壞。貪污受賄,違犯法紀(jì)。 |
真贓實(shí)犯 | 贓物是真的,罪犯是確實(shí)的。泛指犯罪的證據(jù)確鑿。 |
真贓真賊 | 贓物、罪犯都確鑿無疑。指犯罪的證據(jù)確鑿。 |
第三個字是拿的成語7條
并贓拿賊 | 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 |
拿賊拿贓 | 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
撒水拿魚 | 抽干水捉魚。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fèi)氣力。 |
手到拿來 | 指不費(fèi)力氣就能將必須擒拿的人捉到。 |
握云拿霧 | 駕馭云霧。意謂善于掌握戎機(jī)。同“握霧拏云”。 |
第四個字是賊的成語4條
并贓拿賊 | 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 |
獨(dú)夫民賊 | 獨(dú)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yán)重罪行的、殘暴的統(tǒng)治者。 |
賊喊捉賊 | 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制造混亂,轉(zhuǎn)移目標(biāo),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
真贓真賊 | 贓物、罪犯都確鑿無疑。指犯罪的證據(jù)確鑿。 |
第一個字是賊的成語14條
賊臣亂子 | 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
賊臣逆子 | 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同“賊臣亂子”。 |
賊喊捉賊 | 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制造混亂,轉(zhuǎn)移目標(biāo),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
賊眉鼠眼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賊眉賊眼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賊去關(guān)門 | 賊偷了東西走后才去關(guān)門。比喻事故發(fā)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賊人膽虛 | 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shí)。 |
賊人心虛 | 指做了壞事的人,時刻膽戰(zhàn)心驚,怕壞事敗露。 |
賊頭狗腦 |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賊頭鼠腦”。 |
賊頭鬼腦 |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賊頭鼠腦”。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zei的成語14條
賊臣亂子 | 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2035193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