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
拼音 | bó rán dà nù |
釋義 | 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fā)脾氣。 |
出處 | 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fā)怒,甲乙之間,暴風(fēng)三溱拔樹折木。” |
示例 | 周瑜聽罷,~!锩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勃的成語3條
勃然變色 |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
勃然大怒 | 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fā)脾氣。 |
勃然奮勵 | 勃然:奮發(fā)的樣子;奮:奮發(fā);勵:激勵。奮發(fā)起來,激勵自己。 |
第二個字是然的成語172條
渙然冰釋 | 渙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象冰遇熱消融一般。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 |
悄然無聲 |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
潸然淚下 | 潸然:流淚的樣子。形容眼淚流下來。 |
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學(xué)習(xí)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xué)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褎然舉首 | 褎然:出眾的樣子;舉:推舉;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 |
第三個字是大的成語217條
欽差大臣 | 過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F(xiàn)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jī)關(guān)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fā)號施令的人。 |
哀莫大于心死 |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于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
百年大計 | 大計:長遠(yuǎn)的重要的計劃。指關(guān)系到長遠(yuǎn)利益的計劃或措施。 |
百年大業(yè) | 指關(guān)系到長遠(yuǎn)利益的重要計劃或措施。同“百年大計”。 |
百事大吉 | 指一切順利;平安無事。 |
第四個字是怒的成語12條
勃然大怒 | 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fā)脾氣。 |
沖冠發(fā)怒 | 形容極為憤怒。 |
東怨西怒 | 指任意指責(zé)別人。 |
赫然而怒 | 形容大怒;鹈叭傻臉幼印 |
積羞成怒 | 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zhuǎn)生憤怒。 |
第一個字是怒的成語13條
怒不可遏 |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
怒發(fā)沖冠 | 指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
怒火沖天 |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
怒火中燒 |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
怒目而視 |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fā)脾氣的神情。 |
怒目橫眉 | 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
怒目切齒 | 怒目:怒視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形容極其憤恨。 |
怒猊渴驥 |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
怒氣沖沖 | 盛怒的樣子。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nu的成語25條
奴顏婢睞 | 形容低聲下氣,諂媚奉承的嘴臉。 |
駑馬戀棧 | 駑馬:劣馬,跑不快的馬;棧:指馬棚。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yuǎn)大志向。 |
弩下逃箭 |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禍殃。因弩箭射遠(yuǎn)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
怒不可遏 |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2421199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