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粟
拼音 | bù biàn shū sù |
釋義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出處 | 清·龔自珍《農(nóng)宗》:“婢妾之養(yǎng)不備,則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示例 | |
年代 | 近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不的成語589條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yè),不安心工作。 |
不按君臣 | 中醫(yī)處方,以君臣相配為原則。君是主藥,臣是輔藥。不按君臣,就是違反藥理,胡亂用藥。引申為使用毒藥的隱語。 |
第二個字是辨的成語8條
不辨菽麥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辨菽粟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辨真?zhèn)?/td> | 辨:分辨。偽:虛假。無法辨別真的和假的。 |
明辨是非 |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
莫辨楮葉 |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葉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亂真。 |
第三個字是菽的成語5條
不辨菽麥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辨菽粟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辯菽麥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布帛菽粟 | 帛:絲織品;菽:豆類;粟:小米,泛指糧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極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東西。 |
智昏菽麥 | 指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 |
第四個字是粟的成語16條
杯水粒粟 | 一杯水,一粒粟。指極少量的飲食。 |
敝綈惡粟 | 指衣食粗劣。 |
敝綈惡粟 | 指衣食粗劣。 |
不辨菽粟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
第一個字是粟的成語2條
粟陳貫朽 | 形容太平時期富饒的情況。同“粟紅貫朽”。 |
粟紅貫朽 | 粟:小米;紅:指腐爛變質(zhì);貫:穿線的繩子;朽:腐爛。谷子變色了,錢串子損壞了。形容太平時期富饒的情況。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su的成語41條
蘇海韓潮 |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 |
俗不可耐 |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
夙世冤家 | ①前世的仇人。形容積怨極深。②昵稱所鐘愛的人。亦作“夙世冤業(yè)”。 |
肅然起敬 | 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chǎn)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chǎn)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
素不相識 | 素:平素,向來。向來不認識。 |
速戰(zhàn)速決 | 用快速的戰(zhàn)術(shù)結(jié)束戰(zhàn)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wù)。 |
宿弊一清 | 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肅清了。 |
粟陳貫朽 | 形容太平時期富饒的情況。同“粟紅貫朽”。 |
溯端竟委 | 指尋求事情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2969208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