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癡不聾
拼音 | bù chī bù lóng |
釋義 | 人不傻,耳朵也不聾。常與“不成姑公”連用,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阿婆阿公。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
出處 | 漢·劉熙《釋名》卷二:“不瘖不聾,不成姑公! |
示例 | 鄙諺有之:“~,不作家翁!薄铩顿Y治通鑒·唐紀代宗大歷二年》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不的成語589條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yè),不安心工作。 |
不按君臣 | 中醫(yī)處方,以君臣相配為原則。君是主藥,臣是輔藥。不按君臣,就是違反藥理,胡亂用藥。引申為使用毒藥的隱語。 |
第二個字是癡的成語11條
半癡不顛 | 癡:呆傻;顛:同“癲”,瘋癲。裝瘋賣傻的意思。 |
不癡不聾 | 人不傻,耳朵也不聾。常與“不成姑公”連用,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阿婆阿公。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
假癡不癲 | 癡:傻,呆;癲:瘋癲,癲狂。假裝呆傻,實際并不瘋癲。形容外表看似愚鈍,而心里卻十分清醒。 |
假癡假呆 | 裝傻;假裝糊涂。 |
如癡如狂 | 形容神態(tài)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同“如醉如狂”。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1265條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jīng)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皇皇不可終日 |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
迷而不返 |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道改正。 |
內(nèi)省不疚 | 指自我反省,內(nèi)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第四個字是聾的成語10條
不癡不聾 | 人不傻,耳朵也不聾。常與“不成姑公”連用,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阿婆阿公。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
不瞽不聾 | 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好阿公阿婆。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
警憒覺聾 | 發(fā)出很大的聲音,使昏聵的人覺醒,耳聾的人感知。比喻用語言文字等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
啟瞶振聾 | 比喻喚醒糊涂與麻木不仁者。 |
舌敝耳聾 |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
第一個字是聾的成語1條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並不了解其中真義。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long的成語134條
祲威盛容 | 莊重的聲威和盛大的儀容。 |
龍游曲沼 | 傳說龍耀五彩,所以以游龍為喻。沼:池子。 |
籠鳥池魚 | 關(guān)在籠里的鳥,養(yǎng)在池中的魚。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並不了解其中真義。 |
隆刑峻法 | 指刑法重而嚴。 |
隴頭音信 |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
挦章?lián)菥?/td> | 猶尋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斷辭句。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3085209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