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彼此
拼音 | bù fēn bǐ cǐ |
釋義 | 彼:那,對方;此:這,我方。不分這個和那個。形容關(guān)系密切,交情深厚。 |
出處 | 宋·陳亮《謝安比王導論》:“一切以大體彌縫之,號令無所變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
示例 | 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倆原是~的!锊號|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三十回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一副碗筷兩人用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不的成語589條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yè),不安心工作。 |
不按君臣 | 中醫(yī)處方,以君臣相配為原則。君是主藥,臣是輔藥。不按君臣,就是違反藥理,胡亂用藥。引申為使用毒藥的隱語。 |
第二個字是分的成語50條
難分難解 | 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也形容雙方關(guān)系十分親密,分不開。 |
安分守己 | 分:本分。規(guī)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
安分守已 | 規(guī)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
安分知足 | 安于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
不分彼此 | 彼:那,對方;此:這,我方。不分這個和那個。形容關(guān)系密切,交情深厚。 |
第三個字是彼的成語12條
彼此彼此 | 常用做客套話,表示大家一樣。亦指兩者比較差不多。 |
不分彼此 | 彼:那,對方;此:這,我方。不分這個和那個。形容關(guān)系密切,交情深厚。 |
此唱彼和 | 彼:那里。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yīng)。 |
此動彼應(yīng) | 這里發(fā)動,那里響應(yīng)。 |
此發(fā)彼應(yīng) | 這里發(fā)動,那里響應(yīng)。 |
第四個字是此的成語12條
彼此彼此 | 常用做客套話,表示大家一樣。亦指兩者比較差不多。 |
彼一時,此一時 | 那是一個時候,現(xiàn)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
不分彼此 | 彼:那,對方;此:這,我方。不分這個和那個。形容關(guān)系密切,交情深厚。 |
成敗在此一舉 |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于這次行動了。指采取事關(guān)重大的行動。 |
等因奉此 | 等因:舊公文用以結(jié)束表示理由說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重心所在的下文。比喻例行公事,官樣文章。 |
第一個字是此的成語19條
此唱彼和 | 彼:那里。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yīng)。 |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 指這里不可居留,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 |
此地無銀三百兩 | 比喻想要隱瞞掩飾,結(jié)果反而暴露。 |
此動彼應(yīng) | 這里發(fā)動,那里響應(yīng)。 |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
此發(fā)彼應(yīng) | 這里發(fā)動,那里響應(yīng)。 |
此風不可長 | 這種風氣不能讓它滋長發(fā)展。 |
此伏彼起 | 這里起來,那里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
此恨綿綿 | 綿綿:延續(xù)不斷的樣子。這種遺恨纏繞心頭,永遠不能逝去。 |
此呼彼應(yīng) | 此:這里。彼:那里。這里呼喚,那里響應(yīng)。形容聯(lián)系緊密,互相配合行動。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ci的成語67條
詞不達意 | 詞:言詞;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
慈悲為本 | 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為根本。 |
辭不達義 | 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 |
雌雄未決 | 比喻勝負未定。 |
此唱彼和 | 彼:那里。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yīng)。 |
刺刺不休 | 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
賜茅授土 | 封建社會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禮儀。帝王以五色土為太社,分封諸侯時,各授以他們相應(yīng)的某方某色土,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歸以立社。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3396214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