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與謀
拼音 | bù zú yǔ móu |
釋義 |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
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
示例 | 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操大怒曰:“豎子不足與謀。”★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回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不的成語589條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guān)系。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yè),不安心工作。 |
不按君臣 | 中醫(yī)處方,以君臣相配為原則。君是主藥,臣是輔藥。不按君臣,就是違反藥理,胡亂用藥。引申為使用毒藥的隱語。 |
第二個字是足的成語97條
礙足礙手 | 礙:阻礙。妨礙別人做事。同“礙手礙腳”。 |
百足不僵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
百足之蟲 | 百足:一種多節(jié)多足的爬蟲,即馬陸。比喻有實力基礎(chǔ)的勢力,雖一時敗落,但不會很快徹底垮臺。也指某一惡勢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 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huán)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chǔ)厚,還不致完全破產(chǎn)。 |
第三個字是與的成語12條
安危與共 | 共同享受安樂,共同承擔危難。形容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連。 |
褒貶與奪 | 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
不足與謀 |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
大莫與京 | 莫:沒有誰;京:大。指大得無法相比。 |
甘苦與共 | 甘苦:歡樂和痛苦;與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歡樂與幸福,共同承擔痛苦與磨難。 |
第四個字是謀的成語26條
百計千謀 |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同“千方百計”。 |
不相為謀 | 謀:商量。相互之間沒法商量。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 |
不足與謀 |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
曹社之謀 | 社:曹之國社。后指滅亡他人國家的陰謀。 |
大謀不謀 | 具有遠大謀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謀略。 |
第一個字是謀的成語15條
謀財害命 | 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
謀臣猛將 | 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zhàn)的將帥。 |
謀臣如雨 | 形容智謀之士極多。 |
謀臣武將 |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zhàn)將。 |
謀道作舍 | 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
謀夫孔多 | 指謀劃的人很多?,很。 |
謀謨帷幄 | 猶言運籌帷幄。指擬定作戰(zhàn)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
謀如涌泉 | 謀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樣多。 |
謀事在人 | 謀:謀劃,安排。根據(jù)個人的能力策劃事情。 |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舊諺。意思是自己已經(jīng)盡力而為,至于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ou的成語16條
侔色揣稱 | 侔:相等;揣:估量;稱:好。形容描寫景物,恰到好處。 |
謀財害命 | 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6928264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