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拼音 | 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
釋義 |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
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現(xiàn),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
示例 | 一個人做一部書,“~”,是封建時代的事,早已過去了。★魯迅《準風(fēng)月談·序的解放》 |
年代 |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
詞性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藏的成語18條
藏鋒斂鍔 | 鍔:劍刃。比喻人不露鋒芒。 |
藏鋒斂銳 | 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
藏鋒斂穎 | 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
藏弓烹狗 | 飛鳥射盡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獵狗煮了吃肉。舊時比喻統(tǒng)治者得勢后,廢棄、殺害有功之臣。 |
藏垢納污 | 垢、污:骯臟的東西。包藏容納骯臟之物。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
第二個字是之的成語128條
付之丙丁 | 指用火燒掉。 |
一之謂甚 | 甚:過分。做了一次,已經(jīng)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 |
愛之欲其生 | 指喜歡一個人時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
安之若命 |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安之若素 | 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
第三個字是名的成語30條
不可名狀 | 名:用言語說出;狀:描繪,形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藏之名山 |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
藏諸名山 |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 諸:之于的合音;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后來志趣相投的人。 |
第四個字是山的成語107條
安如太山 | 形容極其平安穩(wěn)固。泰,也寫作“太”。同“安如泰山”。 |
安如泰山 | 形容象泰山一樣穩(wěn)固,不可動搖。 |
安若泰山 | 形容極其平安穩(wěn)固。同“安如泰山”。 |
拔樹撼山 | 拔起大樹,搖動高山。形容聲勢極大。 |
拔地搖山 | 翻動大地,搖撼山岳。形容聲勢極大。 |
第一個字是人的成語171條
人跡罕至 | 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
人生何處不相逢 | 指人與人分手后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
人生如朝露 |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時間短。比喻人生短促。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人百其身 | 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別人愿意死一百次來換取死者的復(fù)生。表示對死者極沉痛的悼念。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
人不可貌相 | 不能只根據(jù)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 |
人不聊生 | 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人不知,鬼不覺 |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fā)覺。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ren的成語239條
人跡罕至 | 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
仁漿義粟 | 指施舍給人的錢米。 |
忍恥含垢 | 含忍恥辱。同“忍辱含垢”。 |
稔惡不悛 | 長期作惡而不悔改。 |
刃樹劍山 |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獄酷刑。后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地方。 |
認仇作父 | 把仇敵當(dāng)作父親。比喻甘心賣身投靠敵人。同“認賊作父”。 |
任達不拘 | 任性放縱,不受禮法拘束。 |
衽扱囊括 | 比喻全部擒獲或肅清。 |
鸮心鸝舌 | 鸮鳥的心,黃鸝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58832289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