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語默
拼音 | chū chǔ yǔ mò |
釋義 | 出仕和隱退,發(fā)言和沉默。 |
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
示例 | 一能之士,各貢所長,~,勿強相兼!餄h·王符《潛夫論·實貢》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出的成語107條
出塵不染 | 比喻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而能保持純潔的節(jié)操。 |
出陳易新 | 猶吐故納新。去掉舊的換成新的。 |
出丑放乖 | 猶言出乖露丑。 |
出丑揚疾 | 暴露丑惡。 |
出出律律 | 象聲詞。 |
第二個字是處的成語20條
出處進退 | 指出仕或隱退。 |
出處殊涂 | 指出仕與隱居的態(tài)度各不相同。亦作“出處殊途”。 |
出處殊途 | 指出仕與隱居的態(tài)度各不相同。 |
出處語默 | 出仕和隱退,發(fā)言和沉默。 |
觸處機來 | 指觸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機悟。 |
第三個字是語的成語6條
出處語默 | 出仕和隱退,發(fā)言和沉默。 |
夏蟲語冰 | 比喻人囿于見聞,知識短淺。 |
言顛語倒 | 說話顛三倒四。 |
言高語低 | 說話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
言來語去 | 指談笑時你一言我一語,彼此應對。 |
第四個字是默的成語2條
出處語默 | 出仕和隱退,發(fā)言和沉默。 |
昏昏默默 | ①看不見聽不到的狀態(tài)。指至道難見莫測。②迷糊,不知所以。 |
第一個字是默的成語8條
默不作聲 | 一句話也不說。 |
默而識之 | 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里。 |
默化潛移 |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fā)生了變化。同“潛移默化”。 |
默換潛移 | 指暗中轉(zhuǎn)換移易。 |
默默無聞 | 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么名聲。 |
默默無言 | 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
默契神會 | 指從意識深處默默領(lǐng)會和揣摩事物所蘊含的精神氣韻。 |
默轉(zhuǎn)潛移 | 指暗中轉(zhuǎn)換移易。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o的成語117條
脈脈含情 | 脈脈:兩眼凝神,要向別人訴說心曲的樣子。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動默然地表達情意。 |
沒而不朽 | 沒:同“歿”,死。指人的身體雖死,但其精神、業(yè)績、文章永存人間。 |
摸不著頭腦 |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
模棱兩端 | 指不表示明確的態(tài)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同“模棱兩可”。 |
摩肩擊轂 |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
磨不磷,涅不緇 | 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
抹粉施脂 | 指化妝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飾、遮蓋。同“搽脂抹粉”。 |
末大必折 | 末:樹梢,末梢。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quán)重,危及上級。 |
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zhàn)斗。 |
莫名其妙 | 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
漠不關(guān)心 | 漠:冷淡。態(tài)度冷淡,毫不關(guān)心。 |
貊鄉(xiāng)鼠壤 | 舊指民風澆薄、宵小橫行的地區(qū)。同“貊鄉(xiāng)鼠攘”。 |
墨跡未干 | 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干。比喻協(xié)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
默不作聲 | 一句話也不說。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672933838.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