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櫟庸材
拼音 | chū lì yōng cái |
釋義 |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
出處 | 《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 |
示例 | 庶曰:“某~,何敢當(dāng)此重譽(yù)!薄锩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三個字是庸的成語6條
樗櫟庸材 |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
靖言庸回 | 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猶言口是行非。同“靖言庸違”。 |
靖言庸違 | 指言語巧飾而行動乖違。 |
靖譖庸回 | 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猶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
靜言庸違 | 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猶言口是行非。 |
第四個字是材的成語15條
不見棺材不落淚 | 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
不見棺材不下淚 |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
樗櫟庸材 |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
棟梁之材 | 棟:脊檁,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dān)當(dāng)國家重任的人才。 |
將遇良材 | 良材:本領(lǐng)高的人。大將遇上本領(lǐng)高的人。比喻兩雄爭斗,本領(lǐng)相當(dāng)。 |
第一個字是材的成語14條
材薄質(zhì)衰 | 指才情資質(zhì)薄弱。有時用為謙詞。 |
材大難用 | 原意是能力強(qiáng)難用于小事。后形容懷才不遇。 |
材德兼?zhèn)?/td> |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質(zhì)。 |
材高知深 |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
材劇志大 | 指才智多,志向大。 |
材茂行潔 | 才智豐茂,行為廉潔。 |
材茂行絜 | 絜,同“潔”,干凈,廉潔。才智豐茂,行為廉潔。 |
材能兼?zhèn)?/td> | 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備。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材士練兵 | 猶言勇士精兵。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cai的成語89條
猜枚行令 | 猜枚:一種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測單雙、數(shù)目等,F(xiàn)亦指劃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時行酒令。 |
才蔽識淺 | 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見識淺陋。 |
材薄質(zhì)衰 | 指才情資質(zhì)薄弱。有時用為謙詞。 |
財不露白 | 露:顯露;白:銀子的代稱。舊指有錢財不能泄露給別人看,F(xiàn)指隨身攜帶的錢財不在人前顯露。 |
裁長補(bǔ)短 | 指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bǔ)自己的不足。 |
采椽不斫 | 采:柞木。比喻生活簡樸。 |
彩云易散 | 美麗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滿的姻緣被輕易拆散。 |
菜蔬之色 | 比喻人們在饑荒年景度日所顯現(xiàn)的營養(yǎng)不良的臉色。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684093948.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