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幽陟明
拼音 | chù yōu zhì míng |
釋義 | 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
出處 | 《宋書·鄧琬傳》:“孤以不才,任居藩長,大懼宗稷,殲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飛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廟復安,;栌薪B! |
示例 | 有光等與于南宮之試,親見天子~之典。★明·歸有光《送昆山縣令朱侯序》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黜的成語6條
黜昏啟圣 | 貶退昏庸,開啟圣明。 |
黜奢崇儉 | 革除奢華,崇尚儉仆。 |
黜邪崇正 |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
黜衣縮食 | 節(jié)衣縮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節(jié)約。 |
黜幽陟明 | 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
第二個字是幽的成語18條
闡幽抉微 | 指闡明幽隱,抉發(fā)精微。 |
闡幽明微 | 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 |
出幽遷喬 | 比喻人的境遇好轉(zhuǎn)或職位升遷。 |
出幽升高 | 猶言出谷遷喬。比喻人的境遇好轉(zhuǎn)或職位升遷。 |
黜幽陟明 | 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
第三個字是陟的成語3條
黜幽陟明 | 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
登山陟嶺 | 陟:蹈、踏。即翻山越嶺。形容旅途艱辛勞累。 |
陟岵陟屺 |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屺:無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
第四個字是明的成語63條
棄暗投明 | 離開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脫離反動陣營,投向進步方面。 |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愛憎分明 | 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tài)度十分鮮明。 |
曖昧不明 | 曖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態(tài)度不明朗,關系不鮮明。 |
白黑分明 |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第一個字是明的成語72條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
明白了當 | 形容說話或做事干凈利落。 |
明辨是非 |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
明查暗訪 | 明里調(diào)查,暗中訪問。指多方面調(diào)查了解情況。 |
明察暗訪 | 從明里細心察看,從暗里詢問了解。指用各種方法進行調(diào)查研究。 |
明察秋毫 |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jié),看不到大處。 |
明恥教戰(zhàn) | 教導士兵作戰(zhàn),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
明窗凈幾 | 形容室內(nèi)明亮、整潔。 |
明德惟馨 | 明德:美德;惟:是;馨:散發(fā)的香氣。真正能夠發(fā)出香氣的是美德。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ing的成語177條
名我固當 | 叫我這個名字實在很恰當。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
鳴鳳朝陽 | 正直敢言的賢士。比喻賢臣遇明君。 |
冥漠之鄉(xiāng) | 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
銘膚鏤骨 | 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同“銘心鏤骨”。 |
瞑思苦想 | 深沉地思索;盡力思索。 |
酩酊大醉 | 酩酊:沉醉的樣子。形容醉得很厲害。 |
命薄緣慳 | 指命運壞,緣分淺。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69461405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