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戈矛
拼音 | dào chí gē máo |
釋義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出處 | 《新唐書·陸贄傳》:“舍此不務(wù)而反為所乘,斯謂倒持戈矛,以鱒授寇者也。”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倒的成語33條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倒背如流 | 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
倒繃孩兒 | 繃: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慣了的事因一時疏忽而弄錯了。 |
倒持泰阿 | 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quán)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倒打一耙 | 《西游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zhàn)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
第二個字是持的成語11條
把持不定 | 沒有明確的主見,游移反復(fù)。 |
倒持泰阿 | 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quán)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倒持干戈 | 猶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倒持戈矛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員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驚惶失態(tài)。同“倒執(zhí)手版”。 |
第三個字是戈的成語3條
杯酒戈矛 | 比喻在宴會上引起的仇恨。 |
倒持戈矛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化干戈為玉帛 |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絲織品,指和好。比喻使戰(zhàn)爭轉(zhuǎn)變?yōu)楹推健?/td> |
第四個字是矛的成語4條
杯酒戈矛 | 比喻在宴會上引起的仇恨。 |
倒持戈矛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亡戟得矛 |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當(dāng),或有失有得。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ao的成語44條
貓哭老鼠 | 比喻假慈悲。 |
毛發(fā)不爽 | 猶毫發(fā)不爽。形容一點不差。 |
茅茨土階 | 茨:用茅草、蘆葦蓋的屋頂;階:臺階。茅草蓋的屋頂,泥土砌的臺階。形容房屋簡陋,或生活儉樸。 |
茂林修竹 |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
冒大不韙 | 指不顧輿論的遣責(zé)而去干壞事。同“冒天下之大不韙”。 |
貿(mào)首之仇 | 貿(mào)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
貌合情離 | 指兩個人表面合得來,實際上感情不合。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868275056.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