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手板
拼音 | dào chí shǒu bǎn |
釋義 | 古代官員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驚惶失態(tài)。同“倒執(zhí)手版”。 |
出處 | 宋·劉克莊《沁園春·再和林卿韻》詞:“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還政事堂!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倒的成語33條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rèn)輸。 |
倒背如流 | 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
倒繃孩兒 | 繃: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慣了的事因一時疏忽而弄錯了。 |
倒持泰阿 | 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quán)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倒打一耙 | 《西游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zhàn)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
第二個字是持的成語11條
把持不定 | 沒有明確的主見,游移反復(fù)。 |
倒持泰阿 | 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quán)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倒持干戈 | 猶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倒持戈矛 | 猶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員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驚惶失態(tài)。同“倒執(zhí)手版”。 |
第三個字是手的成語33條
別出手眼 | 指具有獨(dú)到的眼光和手法。 |
別具手眼 | 指具有獨(dú)到的眼光和手法。 |
不龜手藥 | ①使手不凍裂的藥。②比喻微才薄技。 |
不擇手段 | 擇:選擇。指為了達(dá)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 |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員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驚惶失態(tài)。同“倒執(zhí)手版”。 |
第四個字是板的成語9條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員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驚惶失態(tài)。同“倒執(zhí)手版”。 |
過橋抽板 | 比喻目的達(dá)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
后臺老板 | 戲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縱、支持的人或集團(tuán)。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rèn)的準(zhǔn)則。 |
銅琶鐵板 | 銅琶、鐵板:兩種伴奏樂器。用銅琵琶、鐵綽板伴唱。形容氣慨豪邁,音調(diào)高亢的文辭。 |
第一個字是板的成語3條
板板六十四 | 宋時官鑄銅錢,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減。比喻刻板不知變通。板:即“版”,鑄錢的模子。 |
板上釘釘 | 在石板上釘上鐵釘。比喻事情已經(jīng)決定,不能改變。 |
板上砸釘 |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變更或說話算數(shù)。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ban的成語81條
班班可考 | 班班:明顯的樣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證。 |
斑駁陸離 | 斑駁:色彩雜亂;陸離:參差不一。形容色彩紛雜。 |
搬唇遞舌 | 挑拔是非。 |
阪上走丸 | 阪:斜坡;丸:彈丸。象在斜坡上滾彈丸。比喻形勢發(fā)展迅速或工作進(jìn)行順利。 |
板板六十四 | 宋時官鑄銅錢,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減。比喻刻板不知變通。板:即“版”,鑄錢的模子。 |
版版六十四 | 版:宋代鑄錢的模型。每塊鑄版都是鑄出六十四文錢。形容做事死板,不知變通。 |
半半拉拉 | 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
伴食宰相 | 伴食:陪著人家一道吃飯。用來諷刺無所作為,不稱職的官員。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86828505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