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拼音 |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
釋義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出處 | 唐·李觀《項籍故里碑銘序》:“至如謀于漢者,昔其臣也,公實棄之;兵于漢者,亦其將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復(fù)句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得的成語48條
得薄能鮮 | 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得不補失 | 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
得不償喪 | 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
得不償失 | 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
得不酬失 | 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
第二個字是人的成語324條
杞人憂天 | 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dān)心。 |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矮人觀場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矮人看場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矮人看戲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第三個字是者的成語26條
傍觀者清 | 傍:同“旁”。旁觀者:在一旁觀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觀看的人比當(dāng)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與“當(dāng)局者迷”連用。亦作“旁觀者清”。 |
傍觀者審,當(dāng)局者迷 | 指局外人對事物觀察得周詳慎密,當(dāng)事人則往往會迷惑糊涂。 |
兵多者敗 | 指兵卒過多的軍隊,常常會吃敗仗,因為兵將各有所恃,號令不齊。 |
不知者不罪 | 罪:責(zé)備,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
當(dāng)局者迷 | 迷:糊涂,迷惑。指當(dāng)事人反而糊涂。 |
第四個字是昌的成語8條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fā)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tǒng)治。 |
第一個字是亡的成語23條
亡不待夕 | 亡:滅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
亡不旋跬 | 猶亡不旋踵。形容時間極短。 |
亡不旋踵 | 指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zhuǎn)腳跟。形容時間極短。 |
亡國大夫 | 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
亡國滅種 | 國家滅亡,種族滅絕。指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
亡國破家 | 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
亡國之器 | 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 |
亡國之社 | 已亡國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將其作為亡國的象征,以自儆戒。 |
亡國之聲 | 指淫靡的音樂。 |
亡國之音 | 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xiàn)為哀思的曲調(diào),后多指頹靡不健康的歌曲。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wang的成語152條
汪洋大海 | 汪洋:形容大水寬廣無邊。水勢極其浩大。也比喻聲勢極其浩大。 |
亡不待夕 | 亡:滅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
王顧左右而言他 | 指離開話題,回避難以答復(fù)的問題。 |
網(wǎng)開三面 | 把捕禽的網(wǎng)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寬大態(tài)度,給人一條出路。 |
往返徒勞 | 徒勞:白花力氣。來回白跑。 |
枉尺直尋 |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
罔極之恩 | 罔:無,沒有;極:盡頭。舊時用以頌揚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無窮無盡的恩德。 |
惘然若失 | 惘然:失意的樣子。心情不舒暢,好象丟掉了什么東西似的。 |
妄塵而拜 | 指迎候有權(quán)勢的人,看見車揚起的塵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態(tài)。 |
忘餐廢寢 | 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xué)習(xí)。 |
望表知里 | 通過觀察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推知本質(zhì)。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86917514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