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鼎鼐
拼音 | tiáo hé dǐng nài |
釋義 |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出處 |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
示例 | 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萬人之上,~,燮理陰陽!镌o名氏《連環(huán)計》第二折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動賓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宰相職責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調的成語25條
調兵遣將 | 調動兵力,派遣將領。泛指調動安排人力。 |
調虎離山 |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
調弦品竹 | 吹奏樂器。同“調絲品竹”。 |
調唇弄舌 | ①耍嘴皮子,縱談。②搬弄是非。亦作“調唇弄舌”。 |
調詞架訟 | 指調唆他人訴訟。 |
第二個字是和的成語16條
春和景明 | 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
調和鼎鼐 |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調和陰陽 | 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
風和日麗 |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
風和日美 | 微風和暢,陽光明麗。同“風和日麗”。 |
第三個字是鼎的成語22條
春秋鼎盛 | 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
大名鼎鼎 | 鼎鼎:盛大的樣子。形容名氣很大。 |
刀鋸鼎鑊 | 刀、鋸: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鑊: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種酷刑。 |
調和鼎鼐 |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革故鼎新 | 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F(xiàn)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nai的成語6條
乃心王室 |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愛國。 |
耐人咀嚼 | 指耐人尋味。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0448549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