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里蛔蟲
拼音 | dù lǐ huí chóng |
釋義 | 蛔蟲因寄生在人的腸胃中,故用以比喻對別人的心里活動知道得十分清楚。 |
出處 | |
示例 | |
年代 | 當代 |
用法 | |
結構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肚的成語2條
肚里蛔蟲 | 蛔蟲因寄生在人的腸胃中,故用以比喻對別人的心里活動知道得十分清楚。 |
肚里淚下 | 眼淚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說不出。 |
第二個字是里的成語94條
十里長亭 | 秦漢時每十里設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處,親友遠行常在此話別。 |
鰲里奪尊 | 猶言出類拔萃。 |
百里挑一 | 一百個當中就挑出這一個來。形容人才出眾。 |
百里之才 | 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qū)的人才。后稱才能平常的人。 |
必里遲離 | 陰歷九月九日。 |
第四個字是蟲的成語10條
百足之蟲 | 百足:一種多節(jié)多足的爬蟲,即馬陸。比喻有實力基礎的勢力,雖一時敗落,但不會很快徹底垮臺。也指某一惡勢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 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huán)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蟲名,軀干計二十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
第一個字是蟲的成語3條
蟲臂鼠肝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
蟲沙猿鶴 | 舊時比喻戰(zhàn)死的將士。也指死于戰(zhàn)亂的人。 |
蟲魚之學 | 指繁瑣的考據(jù)訂正。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chong的成語102條
充棟汗牛 | 指書籍堆得高及棟梁,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 |
沖風冒雨 | 指不避風雨之苦。 |
舂容大雅 | 指文章氣度雍容,用辭典雅。 |
蟲臂鼠肝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
崇本抑末 | 注重根本,輕視枝末。古代“本”多指農業(yè),“末”多指工商業(yè)。 |
寵柳嬌花 | 惹人寵愛的柳色、嬌艷的花枝。形容春色。 |
重操舊業(yè) | 指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0938598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