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拼音 | ěr rǔ mù rǎn |
釋義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吹,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出處 |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
示例 | 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锕簟渡倌陼r代·我的童年》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作謂語、定語、分句;指不知不覺地改變 |
結構 | 聯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耳聞目睹、耳熟能詳、潛移默化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
第一個字是耳的成語61條
耳報神 | 指暗中通風報信的人。 |
耳順之年 |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
耳邊風 | 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
耳鬢斯磨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
耳鬢廝磨 | 鬢:鬢發(fā);廝:互相;磨:擦。耳與鬢發(fā)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
第二個字是濡的成語8條
耳濡目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吹剑恢挥X地受到影響。 |
目濡耳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吹剑恢挥X地受到影響。 |
潛濡默被 | 猶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fā)生了變化。 |
潛濡默化 | 猶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fā)生了變化。 |
日濡月染 | 濡:浸潤。染:熏染。天長日久地漸漸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fā)生逐漸的變化。亦作“日漸月染”。 |
第三個字是目的成語35條
道存目擊 | 一個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yǎng),人們只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明:眼力敏銳。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
耳濡目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吹,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耳視目食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
耳視目聽 | 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第四個字是染的成語15條
出塵不染 | 比喻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而能保持純潔的節(jié)操。 |
惡塵無染 | 指沒有受到壞習氣的影響。 |
耳濡目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吹剑恢挥X地受到影響。 |
烘托渲染 | 用襯托和夸張的藝術手法,突出主題。 |
六塵不染 | 佛教語,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 |
第一個字是染的成語11條
染蒼染黃 |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
染風習俗 | 指受風俗影響而有所習染。 |
染翰成章 | 指提筆成文。 |
染舊作新 | 指改頭換面,以舊充新。 |
染藍涅皂 | 指胡亂涂抹。涅,染;皂,黑色。 |
染神刻骨 | 猶銘心刻骨。指感受深切。 |
染神亂志 | 指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
染絲之變 | 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huán)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
染須種齒 | 染須發(fā),鑲假牙。以之掩飾衰老。 |
染指垂涎 |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貪饞。垂涎,流口水。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ran的成語20條
然荻讀書 |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fā)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
燃糠自照 | 比喻勤奮好學。 |
染蒼染黃 |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2525636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