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邦
拼音 | fù mǔ zhī bāng |
釋義 | 指祖國。 |
出處 | 《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祖國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父的成語7條
父慈子孝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
父母恩勤 | 指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
父母之邦 | 指祖國。 |
父為子隱 | 父親為兒子隱藏劣跡。 |
父析子荷 | 父劈柴,子擔柴。比喻子孫繼承父輩的未竟之業(yè)。 |
第二個字是母的成語7條
父母恩勤 | 指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
父母之邦 | 指祖國。 |
孟母三遷 |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
漂母進飯 | 也作:漂母賜飯。漂母:在水邊漂洗衣服的老婦。指施恩而不望報答。 |
水母目蝦 | 比喻人沒有主見,人云亦云。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F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顧之憂 | 內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F形容有內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邦的成語15條
唇齒之邦 | 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與共。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wèi)國家,使國家安定穩(wěn)固。 |
多難興邦 | 邦:國家。國家多災多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激勵人民奮發(fā)圖強,戰(zhàn)勝困難,使國家強盛起來。 |
父母之邦 | 指祖國。 |
懷寶迷邦 | 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 |
第一個字是邦的成語2條
邦國殄瘁 | 殄:盡,絕;瘁:病。形容國家病困,陷于絕境。 |
邦以民為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bang的成語17條
邦國殄瘁 | 殄:盡,絕;瘁:病。形容國家病困,陷于絕境。 |
幫狗吃食 | 比喻幫壞人作壞事。同“幫虎吃食”。 |
榜上無名 | 張貼的名單上沒有名字。泛指落選。 |
蚌病成珠 | 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 |
傍觀冷眼 | 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態(tài)度在一旁瞧著。 |
棒打鴛鴦 | 用木棒打散一雙鴛鴦。比喻拆散恩愛的夫妻或情侶。 |
仿徨失措 | 指心神不寧,舉動失常。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3863753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