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過知仁
拼音 | guān guò zhī rén |
釋義 |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zhì),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
出處 | 《論語·里仁》:“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
示例 | ~,斯亦可矣。★明·李贄《初潭集·君臣七》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連動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觀的成語22條
觀場矮人 | 指見識淺鄙者。 |
觀風(fēng)察俗 | 指觀察國風(fēng)民俗。 |
觀過知仁 |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zhì),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
觀化聽風(fēng) | 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
觀機而動 | 時:時機。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
第二個字是過的成語61條
補過拾遺 |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
補過飾非 |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
不過爾爾 | 爾(前):如此,這樣;爾(后):通“耳”,罷了。不過這樣罷了。有輕視人的意思。 |
才過屈宋 | 屈、宋:戰(zhàn)國楚文學(xué)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極高。 |
朝過夕改 | 形容改正錯誤快。 |
第三個字是知的成語93條
安分知足 | 安于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
鮑子知我 |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誼深切。 |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wèi)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
材高知深 |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
草木知威 |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
第四個字是仁的成語19條
殘暴不仁 | 兇狠毒辣,一點也沒有同情、憐憫之心。 |
法外施仁 | 舊時指寬大處理罪犯。 |
婦人之仁 | 仕: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 |
觀過知仁 |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zhì),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
積德累仁 | 積累功德與仁義。 |
第一個字是仁的成語18條
仁漿義粟 | 指施舍給人的錢米。 |
仁民愛物 | 仁:仁愛。對人親善,進而對生物愛護。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
仁人君子 | 仁:仁愛。舊稱好心腸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語諷刺偽君子。 |
仁人義士 | 有德行并信守節(jié)義的人。 |
仁人志士 | 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F(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 |
仁柔寡斷 | 謂柔弱而缺乏主見。 |
仁同一視 | 猶言一視同仁。 |
仁心仁術(shù) | 心地仁慈,醫(yī)術(shù)高明。 |
仁心仁聞 | 聞:出名,有聲望。有仁慈的心腸,有仁愛的聲譽。 |
仁言利博 | 博:多,廣。指有仁德的人說一句話,別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處。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ren的成語239條
人跡罕至 | 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
仁漿義粟 | 指施舍給人的錢米。 |
忍恥含垢 | 含忍恥辱。同“忍辱含垢”。 |
稔惡不悛 | 長期作惡而不悔改。 |
刃樹劍山 |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獄酷刑。后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地方。 |
認仇作父 | 把仇敵當(dāng)作父親。比喻甘心賣身投靠敵人。同“認賊作父”。 |
任達不拘 | 任性放縱,不受禮法拘束。 |
衽扱囊括 | 比喻全部擒獲或肅清。 |
鸮心鸝舌 | 鸮鳥的心,黃鸝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68628696.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