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門不入
拼音 | guò mén bù rù |
釋義 | 過:路過;入:進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
出處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
示例 | 豈有相離咫尺,竟~?★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2回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緊縮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大禹返鄉(xiāng)治水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過的成語29條
過從甚密 | 過從:交往,來往。相互往來很多,關系密切。 |
過都歷塊 | 越過都市,經過山阜。意指縱橫馳騁,施展才能。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過府沖州 | 行經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長與跋涉的勞苦。 |
過河拆橋 |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
第二個字是門的成語135條
將門虎子 |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
挨門挨戶 | 挨:按照順序。按照住戶的順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門逐戶”。 |
挨門逐戶 | 挨家挨戶,一家也沒有漏掉。 |
班門弄斧 |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
北門管鑰 | 猶北門之管。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1265條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皇皇不可終日 |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
迷而不返 |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道改正。 |
內省不疚 | 指自我反省,內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第四個字是入的成語29條
昂然直入 | 昂首挺胸地徑直走進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樣子。 |
病從口入 |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wèi)生。 |
病由口入 |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wèi)生。同“病從口入”。 |
長驅深入 | 猶言長驅直入。 |
長驅直入 |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
第一個字是入的成語32條
入邦問俗 | 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同“入國問俗”。 |
入寶山而空回 |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一無所得。 |
入不敷出 | 敷:夠,足。收入不夠支出。 |
入地無門 |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
入閣登壇 | 猶命相拜將。指榮任高官顯爵。 |
入骨相思 |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入國問俗 |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
入海算沙 | ①到海底數(shù)沙子。比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
入火赴湯 | 比喻不避艱險。 |
入井望天 | 比喻眼光狹小,看到的有限。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ru的成語172條
如臂使指 | 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樣。比喻指揮如意,沒有牽制。 |
茹古涵今 | 猶言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
儒雅風流 | ①文雅而飄逸。②指風雅淳正。 |
孺子可教 | 指年輕人可培養(yǎng)。 |
汝成人耶 | 你當真還算是個人嗎? |
乳臭未干 | 臭:氣味。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輕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辱國喪師 | 指國家蒙受恥辱,軍隊遭到損失。 |
入邦問俗 | 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同“入國問俗”。 |
縟禮煩儀 | 指煩瑣的禮儀。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7360899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