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沸山裂
拼音 | hǎi fèi shān liè |
釋義 | 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
出處 | 明·張鳳翼《紅拂記·髯客海歸》:“坐談間早辨龍蛇,把袖里乾坤做夢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發(fā),空跌雙靴!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海的成語41條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四海之內(nèi)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
海北天南 | 形容萬里之遙,相距極遠。亦形容地區(qū)各異。 |
海不波溢 | 海上風(fēng)平浪靜,沒有波浪。比喻平安無事。 |
海不揚波 | 比喻太平無事。 |
海底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第二個字是沸的成語11條
沸沸湯湯 | 水奔騰洶涌的樣子。 |
沸沸揚揚 | 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揚:喧鬧、翻動的樣子。象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鬧。 |
海沸波翻 |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
海沸河翻 |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
海沸江翻 | 大海沸騰,江河翻滾。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 |
第三個字是山的成語56條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dāng)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
跋履山川 |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
跋涉山川 |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
百二山川 | 比喻山河險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百二山河 | 百二:以二敵百。比喻山河險固之地。 |
第四個字是裂的成語17條
沖冠眥裂 | 形容憤怒到極點。眥裂,睜裂眼眶。 |
發(fā)指眥裂 | 發(fā)指:頭發(fā)直豎;眥裂:眼眶裂開。頭發(fā)向上豎,眼瞼全張開。形容非常憤怒。 |
肝心若裂 | 比喻極痛心。 |
海沸山裂 | 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
魂飛膽裂 | 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同“魂飛魄散”。 |
第一個字是裂的成語6條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lǐng)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
裂裳裹足 | 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 |
裂裳衣瘡 | 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農(nóng)民的瘡傷。 |
裂石穿云 | 震開山石,透過云霄。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
裂土分茅 | 古代分封諸侯時,用白茅裹著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權(quán)力。 |
裂眥嚼齒 | 眥:眼眶。瞪眼欲裂,牙齒緊咬。比喻憤怒到了極點。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lie的成語26條
列鼎而食 | 列:陳列;食:吃。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 |
劣跡昭著 | 劣:惡劣;昭著:明顯。惡劣的事跡非常明顯。 |
埒才角妙 | 比才藝,爭最妙。 |
烈火辨日 | 在烈火中能辨別玉的好壞。比喻在關(guān)鍵時刻能看出一個人的節(jié)操。 |
捩手覆羹 | 指手一動就把羹倒翻。比喻動輒闖禍。 |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lǐng)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74179031.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