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拼音 | hé ér bù tóng |
釋義 | 和:和睦;同: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
出處 |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和的成語18條
和藹近人 | 和藹:和善。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
和藹可親 | 和藹:和善。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
和璧隋珠 | 和壁:和氏璧,隋珠:古傳說中的夜明珠。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
和而不唱 | 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
和而不同 | 和:和睦;同: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
第二個字是而的成語147條
迷而不返 |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道改正。 |
涅而不緇 | 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緇: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huán)境的影響。 |
引而不發(fā) | 引:拉弓;發(fā):射箭。拉開弓卻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啟發(fā)引導(dǎo)。也比喻做好準(zhǔn)備暫不行動,以待時機(jī)。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jié)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yōu)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
備而不用 | 準(zhǔn)備好了,以備急用,眼下暫存不用。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1265條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jīng)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皇皇不可終日 |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diǎn)。 |
迷而不返 |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道改正。 |
內(nèi)省不疚 | 指自我反省,內(nèi)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第四個字是同的成語25條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冰炭不同爐 |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
冰炭不同器 |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個器具里。比喻性質(zhì)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意。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tài)度。 |
不謀而同 | 謀:商量;同:相同。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
第一個字是同的成語95條
同病相憐 | 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同胞共氣 | 喻指親兄弟。 |
同敝相濟(jì) | 猶同惡相濟(jì)。壞人互相勾結(jié),共同作惡。 |
同塵合污 | 指行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濁之世。 |
同仇敵慨 | 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同“同仇敵愾”。 |
同仇敵愾 | 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
同出一轍 | 兩種言論或行為完全一樣。 |
同船合命 |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guān)。 |
同床各夢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同床共枕 | 指同床并頭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tong的成語211條
鉥心劌目 | 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yè)、工作、文藝創(chuàng)作等用心的艱苦。 |
通變達(dá)權(quán) | 做理能適應(yīng)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guī)。同“通權(quán)達(dá)變”。 |
痌瘝在抱 | 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懷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
同病相憐 | 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彤云密布 | 彤云:彤是紅色的意思,有時指紅霞;有時指下雪前均勻密布的陰云。很厚的云層布滿天空,預(yù)示著大雪即將來臨。 |
銅城鐵壁 | 原比喻防御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tuán)結(jié)一致。同“銅墻鐵壁”。 |
童牛角馬 |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統(tǒng)籌兼顧 | 統(tǒng)籌:通盤籌劃;兼:本義為一手執(zhí)兩禾,引伸為同時進(jìn)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xùn)|西;顧:照顧。統(tǒng)一籌劃,全面照顧。 |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極點(diǎn)。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78109298.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