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壚之痛
拼音 | huáng lú zhī tòng |
釋義 | 壚:放酒甕的土墩子;黃壚:黃公酒壚;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話。 |
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乘軺車經(jīng)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曰:‘吾昔與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此壚,……自稽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黃的成語63條
黃塵清水 | 比喻變化迅速。 |
黃道吉日 | 迷信的人認為可以辦事的吉利日子。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黃發(fā)垂髫 | 黃發(fā):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fā)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
黃發(fā)兒齒 | 比喻人長壽。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xiàn)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nèi)顧之憂 | 內(nèi)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現(xiàn)形容有內(nèi)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痛的成語13條
剝膚之痛 | 剝:剝?nèi)。膚:皮膚。指受害極深而引起的痛苦。 |
炊臼之痛 | 比喻喪妻。同“炊臼之戚”。 |
額蹙心痛 | 極度憂愁傷心的樣子。 |
黃壚之痛 | 壚:放酒甕的土墩子;黃壚:黃公酒壚;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話。 |
灸艾分痛 | 比喻兄弟友愛。 |
第一個字是痛的成語24條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極點。 |
痛定思痛 | 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后,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
痛改前非 | 痛:徹底;非:錯誤。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
痛貫心膂 | 形容悲痛到極點。 |
痛悔前非 | 徹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錯誤。 |
痛湔宿垢 | 猶痛改前非。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湔,洗。 |
痛剿窮迫 | 竭盡全力剿滅追殺。 |
痛哭流涕 | 涕:眼淚。形容傷心到極點。 |
痛快淋漓 | 淋漓:心情舒暢。形容非常痛快。 |
痛入骨髓 | 痛到骨頭里。比喻痛恨或悲傷之極。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tong的成語211條
鉥心劌目 | 猶言嘔心瀝血。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yè)、工作、文藝創(chuàng)作等用心的艱苦。 |
通變達權 | 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guī)。同“通權達變”。 |
痌瘝在抱 | 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懷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
同病相憐 | 憐:憐憫,同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彤云密布 | 彤云:彤是紅色的意思,有時指紅霞;有時指下雪前均勻密布的陰云。很厚的云層布滿天空,預示著大雪即將來臨。 |
銅城鐵壁 | 原比喻防御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jié)一致。同“銅墻鐵壁”。 |
童牛角馬 |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統(tǒng)籌兼顧 | 統(tǒng)籌:通盤籌劃;兼:本義為一手執(zhí)兩禾,引伸為同時進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顧:照顧。統(tǒng)一籌劃,全面照顧。 |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極點。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89481010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