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然之顧
拼音 | huì rán zhī gù |
釋義 | 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同“惠然肯來”。 |
出處 | 晉·袁宏《后漢紀·靈帝紀下》:“彌秋歷冬,經邁二載,深拒以疾,無惠然之顧。”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惠的成語5條
惠而不費 |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
惠風和暢 |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
惠然肯來 | 惠:賜,敬辭。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 |
惠然之顧 | 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同“惠然肯來”。 |
惠子知我 | 比喻朋友相知之深。 |
第二個字是然的成語172條
渙然冰釋 | 渙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象冰遇熱消融一般。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 |
悄然無聲 |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
潸然淚下 | 潸然:流淚的樣子。形容眼淚流下來。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褎然舉首 | 褎然:出眾的樣子;舉:推舉;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F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顧之憂 | 內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F形容有內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顧的成語37條
伯樂一顧 | 比喻受人知遇賞識。 |
不管不顧 | 指對人不照料。也指舉動莽撞,不顧別人。 |
不屑一顧 |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顧:看。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
不值一顧 | 顧: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草廬三顧 | 顧: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
第一個字是顧的成語23條
顧此失彼 | 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忙亂或慌張的情景。 |
顧而言他 | 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同“顧左右而言他”。 |
顧復之恩 | 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yǎng)育的恩德。 |
顧后瞻前 | 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同“瞻前顧后”。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景,同“影” |
顧慮重重 | 重重:一層又一層。一層又一層的顧慮。形容顧慮極多,難于放手行事。 |
顧名思義 | 顧:看;義:意義,含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 |
顧盼多姿 | 形容眉目傳神,姿態(tài)動人。同“顧盼生姿”。 |
顧盼神飛 | 左右顧視,目光炯炯,神采飛揚。 |
顧盼生輝 | 形容眉目傳神,姿態(tài)動人。同“顧盼生姿”。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gu的成語179條
告朔餼羊 | 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
姑射神人 |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
孤犢觸乳 | 原意是獨生子因溺愛,助長了驕氣,父母反受其害。后比喻無依無靠的人請求別人的援助。 |
沽名吊譽 | 指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同“沽名釣譽”。 |
辜恩背義 | 辜:辜負;背:違反,違背。辜負別人的恩德,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情。 |
轂擊肩摩 |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
古道熱腸 | 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熱腸:熱心腸。指待人真誠、熱情。 |
谷父蠶母 | 指傳說中的農桑之神。 |
股肱之力 |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
骨鯁在喉 | 鯁:魚刺。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
蠱惑人心 | 蠱惑:迷惑。指用欺騙引誘等手段迷惑人,搞亂人的思想。 |
鼓吹喧闐 | 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 |
瞽言萏議 | 萏議:草野之人的議論。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論。常用作自謙之辭。 |
固步自封 | 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
故步自封 | 故:舊;故步:舊時行步之法,引伸為舊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
顧此失彼 | 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形容忙亂或慌張的情景。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91791025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