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鏡重磨
拼音 | hūn jìng chóng mó |
釋義 | 昏鏡:昏暗的銅鏡。將昏暗的銅鏡重新磨光。比喻重見光明。 |
出處 |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見孔目哥哥呵!似那撥云見日,昏鏡重磨!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昏的成語19條
昏定晨省 | 昏:天剛黑;。禾酵、問候。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jié)。 |
昏昏沉沉 | 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樣子。 |
昏昏噩噩 | 形容糊涂、無知的樣子。 |
昏昏浩浩 | 蒼茫浩渺。 |
昏昏默默 | ①看不見聽不到的狀態(tài)。指至道難見莫測。②迷糊,不知所以。 |
第二個字是鏡的成語8條
昏鏡重明 | 將昏暗的銅鏡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見光明。 |
昏鏡重磨 | 昏鏡:昏暗的銅鏡。將昏暗的銅鏡重新磨光。比喻重見光明。 |
借鏡觀形 | 借:憑借。比喻參考和吸取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
明鏡高懸 | 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
破鏡分釵 | 破鏡:打破的鏡子,喻分散。分釵:釵是由兩股簪子合成的一種首飾,別在婦女的發(fā)髻上,釵股分開就成單個的簪子,因以分釵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間的離別、失散,也特指分離。 |
第三個字是重的成語71條
安故重遷 | 指安于舊俗,不輕易改變。 |
安土重舊 | 指留戀故土,不輕易改變舊俗。 |
安土重居 | 猶安土重遷。指留戀故鄉(xiāng),不愿輕易遷居異地。 |
安土重遷 | 土:鄉(xiāng)土;重:看得重,不輕易。安于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 |
百舍重繭 | 形容走遠(yuǎn)道的辛苦。 |
第四個字是磨的成語15條
百般折磨 | 用各種方式使人在肉體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
百世不磨 | 名垂久遠(yuǎn),永不磨滅。 |
砥礪琢磨 |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練自己的品德,在學(xué)業(yè)上不斷上進(jìn)。 |
顛撲不磨 | 比喻道理正確,推翻不了。同“顛撲不破”。 |
耳鬢斯磨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
第一個字是磨的成語30條
磨不磷,涅不緇 | 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磨杵成針 | 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
磨杵作針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
磨穿鐵鞋 | 形容長途跋涉,歷盡艱辛。 |
磨穿鐵硯 | 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
磨刀不誤砍柴工 | 磨刀花費(fèi)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zhǔn)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
磨刀擦槍 | 形容作戰(zhàn)前的準(zhǔn)備工作。 |
磨刀霍霍 | 現(xiàn)多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 |
磨砥刻厲 | 磨練砥礪。形容刻苦鉆研。 |
磨盾之暇 | 暇:閑暇,余暇。指在戰(zhàn)爭的余暇。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o的成語117條
脈脈含情 | 脈脈:兩眼凝神,要向別人訴說心曲的樣子。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dá)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動默然地表達(dá)情意。 |
沒而不朽 | 沒:同“歿”,死。指人的身體雖死,但其精神、業(yè)績、文章永存人間。 |
摸不著頭腦 |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
模棱兩端 | 指不表示明確的態(tài)度,或沒有明確的主張。同“模棱兩可”。 |
摩肩擊轂 | 肩膀和肩膀相摩,車輪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往來擁擠。 |
磨不磷,涅不緇 | 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
抹粉施脂 | 指化妝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飾、遮蓋。同“搽脂抹粉”。 |
末大必折 | 末:樹梢,末梢。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quán)重,危及上級。 |
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zhǔn)備戰(zhàn)斗。 |
莫名其妙 | 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
漠不關(guān)心 | 漠:冷淡。態(tài)度冷淡,毫不關(guān)心。 |
貊鄉(xiāng)鼠壤 | 舊指民風(fēng)澆薄、宵小橫行的地區(qū)。同“貊鄉(xiāng)鼠攘”。 |
墨跡未干 | 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干。比喻協(xié)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zé)對方違背諾言)。 |
默不作聲 | 一句話也不說。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39922310291.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