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之勞
拼音 | jǔ shǒu zhī láo |
釋義 | 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
出處 |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撈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舉的成語45條
舉案齊眉 | 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舉不勝舉 | 勝: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shù)量很多。 |
舉步生風 |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 |
舉措不當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
舉措失當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
第二個字是手的成語124條
礙手礙腳 | 礙:阻礙。妨礙別人做事。 |
白手成家 | 沒有依恃,而獨立興起的家業(yè)或事業(yè)。 |
白手空拳 | 形容手中一無所有。 |
白手起家 | 白手:空手;起家:創(chuàng)建家業(yè)。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 |
白手興家 | 形容原來無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同“白手起家”。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xiàn)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nèi)顧之憂 | 內(nèi)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F(xiàn)形容有內(nèi)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勞的成語30條
鞍馬之勞 | 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zhàn)斗的勞苦。 |
案牘之勞 | 案牘:公文。辦理公文的勞累。 |
不敢告勞 |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
吃苦耐勞 | 耐:禁受得住。能過困苦的生活,也經(jīng)得起勞累。 |
負任蒙勞 | 指擔負重任,承受勞苦。 |
第一個字是勞的成語16條
勞筋苦骨 | 指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
勞苦功高 |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
勞民動眾 | 動用眾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
勞民費財 | 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現(xiàn)也指濫用人力物力。亦作“勞民傷財”。 |
勞民傷財 | 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F(xiàn)也指濫用人力物力。 |
勞身焦思 | 勞:費;焦:焦急。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 |
勞師動眾 | 勞:疲勞,辛苦;師、眾:軍隊;動:出動,動員。原指出動大批軍隊,F(xiàn)指動用很多人力。 |
勞師糜餉 | 指徒勞兵力,空費軍餉。 |
勞師襲遠 | 發(fā)動軍隊襲擊遠方的敵人,多指冒險的軍事活動。 |
勞思逸淫 | 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jié)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蕩墮落。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lao的成語68條
勞筋苦骨 | 指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
牢不可破 | 牢:牢固。異常堅固,不可摧毀。也用在指人固執(zhí)己見或保守舊習。 |
嘮嘮叨叨 | 說話羅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
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后指老年得子。 |
潦原浸天 | 淹沒天地。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0148112538.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