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極生哀
拼音 | lè jí shēng āi |
釋義 |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zhuǎn)而發(fā)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
出處 |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樂的成語48條
樂不極盤 | 盤:樂。指享樂不能過分。 |
樂不可極 | 享樂不可過分。 |
樂不可言 | 快樂到了極點,沒法用語言來表達。 |
樂不可支 | 支:撐住?鞓返讲荒軗纬值牡夭。形容欣喜到極點。 |
樂不思蜀 |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huán)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huán)境中去。 |
第二個字是極的成語31條
否極泰來 |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zhuǎn)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
剝極必復(fù) | 剝卦陰盛陽衰,復(fù)卦陰極而陽復(fù)。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剝極將復(fù) | 剝卦陰盛陽衰,復(fù)卦陰極而陽復(fù)。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剝極則復(fù) | 剝卦陰盛陽衰,復(fù)卦陰極而陽復(fù)。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否極泰回 | 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同“否極泰來”。 |
第三個字是生的成語107條
百花生日 | 舊指陰歷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蚌病生珠 | 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同“蚌病成珠”。 |
飽暖生淫欲 | 指生活安逸,易起淫念。 |
鼻端生火 | 以之形容馬行疾速。 |
筆頭生花 | 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
第四個字是哀的成語3條
感舊之哀 | 感念舊人舊事的哀嘆。表示懷舊。 |
樂極生哀 |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zhuǎn)而發(fā)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
生榮死哀 | 活著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贊譽受人崇敬的死者。 |
第一個字是哀的成語25條
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原指古時在暴政下的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哀哀欲絕 | 哀哀:極度悲哀;絕:斷氣,死。形容極其悲痛。 |
哀兵必勝 | 原意是力量相當(dāng)?shù)膬绍妼﹃,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jié)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yōu)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
哀感天地 |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
哀感頑艷 | 頑:愚頑。原意是指內(nèi)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后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jié)。 |
哀感中年 | 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 |
哀告賓服 | 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yuǎn)部落按時朝貢,表示依服、服從。后泛指歸順、服從。指哀求饒恕,愿意服從。 |
哀鴻遍地 |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zāi)民。比喻在天災(zāi)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
哀鴻遍野 |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zāi)民。比喻在天災(zāi)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ai的成語115條
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的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唉聲嘆氣 | 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fā)出嘆息的聲音。 |
挨凍受餓 | 指無衣無食的窮困境況。 |
捱風(fēng)緝縫 | 指多方鉆營,找門路。 |
噯聲嘆氣 |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fā)出嘆息的聲音。 |
矮人觀場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藹然可親 | 藹然:對人和善的樣子。形容態(tài)度和氣,使人愿意接近。 |
艾發(fā)衰容 | 艾:蒼白色。灰白色的頭發(fā),衰老的面容 |
愛別離苦 | 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
礙口識羞 | 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
曖昧不明 | 曖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態(tài)度不明朗,關(guān)系不鮮明。 |
僾見愾聞 | 僾:仿佛,隱約;愾:嘆息。仿佛看到身影,聽到嘆息。形容對去世親人的思念 |
騃女癡兒 | 指迷戀于情愛的男女。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0230913446.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