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
拼音 | lì lìng zhì hūn |
釋義 | 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
出處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諺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趙勝)負(fù)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余萬眾,邯鄲幾亡! |
示例 | 獨(dú)苦國人無識(shí)者,~,則不免受其餌矣!镎卤搿毒锤鎸Υg諜者》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財(cái)迷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gè)字是利的成語23條
利傍倚刀 | 倚:靠著。“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猶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貪利常得禍。 |
利不虧義 | 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 |
利齒能牙 | 口齒伶俐,能說會(huì)道。 |
利出一孔 | 給予利祿賞賜只有一條途徑,那是從事耕戰(zhàn)。 |
利害得失 | 好處和壞處,得益和損失。 |
第二個(gè)字是令的成語13條
抱令守律 | 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
朝令暮改 | 早晨發(fā)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jīng)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huì)兒一個(gè)樣。 |
朝令夕改 | 早晨發(fā)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jīng)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huì)兒一個(gè)樣。 |
從令如流 | 從令:服從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絕對服從命令。 |
奉令承教 | 奉:遵從;承:接受。遵從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別人的命令、意圖去辦事。 |
第三個(gè)字是智的成語12條
才薄智淺 | 形容人的才智淺薄。自謙的說法。 |
聰明智慧 | 智力過人,心思敏銳。 |
聰明智能 | 指智力過人,心思敏銳。 |
豪取智籠 | 猶言巧取豪奪。 |
計(jì)窮智短 | 計(jì):計(jì)謀;窮:盡;智:智謀;短:缺少。計(jì)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夠用了。形容已經(jīng)想不出什么辦法了。 |
第四個(gè)字是昏的成語6條
地老天昏 | 形容變化劇烈。 |
利令智昏 | 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
目眩頭昏 | 猶頭昏眼花。眼睛發(fā)花,頭腦昏暈。 |
人約黃昏 | 人在黃昏時(shí)約會(huì)。指情人約會(huì)。 |
頭眩目昏 | 頭腦昏暈,眼睛發(fā)花。同“頭昏眼花”。 |
第一個(gè)字是昏的成語19條
昏定晨省 | 昏:天剛黑;。禾酵柡。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shí)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jié)。 |
昏昏沉沉 | 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樣子。 |
昏昏噩噩 | 形容糊涂、無知的樣子。 |
昏昏浩浩 | 蒼茫浩渺。 |
昏昏默默 | ①看不見聽不到的狀態(tài)。指至道難見莫測。②迷糊,不知所以。 |
昏昏欲睡 | 昏昏沉沉,只想睡覺。形容極其疲勞或精神不振。 |
昏鏡重明 | 將昏暗的銅鏡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見光明。 |
昏鏡重磨 | 昏鏡:昏暗的銅鏡。將昏暗的銅鏡重新磨光。比喻重見光明。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昏迷不省 |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同“昏迷不醒”。 |
第一個(gè)字發(fā)音是hun的成語94條
昏定晨省 | 昏:天剛黑;省:探望、問候。晚間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舊時(shí)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jié)。 |
渾身解數(shù) | 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shù):那套數(shù),指武藝。所有的本領(lǐng),全部的權(quán)術(shù)手腕。 |
魂不負(fù)體 |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tài)。同“魂不附體”。 |
混淆視聽 | 混淆:混雜。用假象或謊言讓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025341371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