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析秋毫
拼音 | lì xī qiū háo |
釋義 | 析:分析;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 |
出處 | 《史記·平準書》:“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動賓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利的成語23條
利傍倚刀 | 倚:靠著。“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猶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貪利常得禍。 |
利不虧義 | 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 |
利齒能牙 | 口齒伶俐,能說會道。 |
利出一孔 | 給予利祿賞賜只有一條途徑,那是從事耕戰(zhàn)。 |
利害得失 | 好處和壞處,得益和損失。 |
第二個字是析的成語6條
蕩析離居 | 蕩析:離散。家人離散,沒有定居。 |
父析子荷 | 父劈柴,子擔柴。比喻子孫繼承父輩的未竟之業(yè)。 |
離析分崩 | 形容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 |
離析渙奔 | 形容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同“離析分崩”。 |
利析秋毫 | 析:分析;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 |
第三個字是秋的成語29條
華屋秋墟 | 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
暗送秋波 |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凈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
冰壺秋月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凈。多指人的品格。 |
冰壸秋月 |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潔。 |
第四個字是毫的成語13條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
洞察秋毫 |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
對客揮毫 | 比喻文思敏捷。毫,毛筆。 |
頰上三毫 | 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同“頰上三毛”。 |
頰上添毫 | 頰:面頰;毫:毫毛。給人畫像時在臉上添上幾根毫毛。比喻文章經潤色后更加精采。 |
第一個字是毫的成語14條
毫不諱言 | 諱言:有顧慮,不愿把真實情況說出來。絲毫也沒有隱諱不說的。 |
毫不介意 | 絲毫不往心里去。 |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 絲毫不為個人利益著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
毫發(fā)不爽 | 毫:細毛;發(fā):頭發(fā);爽:差錯。形容一點不差。 |
毫發(fā)絲粟 | 形容極其微小。 |
毫分縷析 | 細致詳盡的剖析。 |
毫厘不爽 | 毫:細毛;發(fā):頭發(fā);爽:差錯。形容一點不差。 |
毫厘千里 |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毫厘絲忽 | 古代“分”以下四個微小長度單位的并稱。喻指極微細的事物。 |
毫毛不犯 | 指絲毫不侵占。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hao的成語105條
蒿目時艱 | 蒿目:極目遠望;時艱:艱難的局勢。指對時事憂慮不安。 |
毫不諱言 | 諱言:有顧慮,不愿把真實情況說出來。絲毫也沒有隱諱不說的。 |
豪奪巧取 | 豪奪:強搶;巧。很涷_。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F(xiàn)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
嚎天動地 | 大聲哭叫。形容極端悲痛。亦作“嚎天喊地”。 |
濠梁之上 | 濠梁:濠水上的橋。指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的境地。 |
好吃懶做 | 好:喜歡、貪于。貪于吃喝,懶于做事。 |
號寒啼饑 | 因為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
昊天不吊 | 指蒼天不憐憫保佑。后以之為哀悼死者之辭。 |
浩浩蕩蕩 | 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
皓齒蛾眉 | 皓:白色的樣子;蛾眉:女子修長而美麗的眉毛。潔白的牙齒,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美麗,也喻稱美女。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025401372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