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理之木
拼音 | lián lǐ zhī mù |
釋義 | 不同根的樹木而枝干連生在一起。古時認(rèn)為是吉祥的征兆。 |
出處 | 《晉書·元帝記》:“一角之獸,連理之木。”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連的成語70條
連鰲跨鯨 | 以之表示超凡成仙。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連鑣并駕 |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連鑣并軫”。 |
連鑣并軫 | 猶言并駕齊驅(qū)。鑣,馬勒;軫,車箱底部的橫木。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第二個字是理的成語30條
待理不理 | 要理不理。形容對人態(tài)度冷淡。 |
調(diào)理陰陽 | 猶言調(diào)和陰陽。 |
據(jù)理力爭 | 依據(jù)道理,竭力維護自己方面的權(quán)益、觀點等。 |
揆理度情 | 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 |
揆理度勢 | 衡量道理,揣度情勢。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xiàn)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xué)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yīng)答問難的學(xué)問。指對學(xué)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jì)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nèi)顧之憂 | 內(nèi)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F(xiàn)形容有內(nèi)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木的成語37條
池魚林木 | 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
觸石決木 | 比喻莽撞蠻干。 |
大興土木 | 興:創(chuàng)辦;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規(guī)模地蓋房子。 |
蜚瓦拔木 | 形容風(fēng)力迅猛。 |
誹謗之木 | 誹謗:引以為諫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豎立木牌,讓人們寫上諫言。 |
第一個字是木的成語15條
木本水源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木雕泥塑 | 用木頭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靈活或神情呆滯。 |
木干鳥棲 | 指鳥棲樹上,至樹干枯也不離去。比喻行事堅定不移。 |
木梗之患 | 比喻客死他鄉(xiāng),不得復(fù)歸故里。 |
木公金母 | 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壽,比喻慶壽之主人夫婦。 |
木壞山頹 | 木:梁木。山:指泰山。頹:倒下。梁木折壞,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
木雞養(yǎng)到 | 木雞:善斗的雞,看上去象木頭一樣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
木落歸本 | 猶言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xiāng)的人最終要回到本鄉(xiāng)。 |
木訥寡言 | 木訥:質(zhì)樸而不善辭令。質(zhì)樸而不善于說話。 |
木人石心 | 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u的成語148條
母慈子孝 |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fēng)范。 |
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 | 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個幫襯。 |
木本水源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目別匯分 | 指分門別類。 |
沐猴而冠 |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jù)權(quán)位的人。 |
牧豕聽經(jīng) | 一面放豬,一面聽講。比喻求學(xué)努力。 |
墓木拱矣 | 墳?zāi)股系臉淠疽延袃墒趾媳敲创至。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后指人死了很久。 |
幕天席地 | 把天作幕,把地當(dāng)席。原形容心胸開闊,F(xiàn)形容在野外作業(yè)的艱苦生活。 |
慕古薄今 | 慕:羨慕,仰慕;。狠p薄。指厚古薄今。 |
暮楚朝秦 | ①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后以之比喻反復(fù)無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歸屬變換不定。 |
穆如清風(fēng) | 指和美如清風(fēng)化養(yǎng)萬物。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025861377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