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三略
拼音 | liù tāo sān lüè |
釋義 |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 |
出處 | 《后漢書·何進傳》李賢注:“太公《六韜篇》第一《霸典文論》,第二《文師武論》,第三《龍韜主將》,第四《虎韜偏裨》,第五《豹韜校尉》,…”《隋書·經(jīng)籍志》:“《三略》,下邳神人撰! |
示例 | ~,淹貫胸中,唯吾所用,何擔(dān)孫武子十三篇而已哉!镌む嵉螺x《王粲登樓》第二折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六的成語27條
六臂三頭 | 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廣大。 |
六朝金粉 | 六朝:南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金粉:舊時婦女妝飾用的鉛粉,常用以形容繁華綺麗。亦形容六朝的靡麗繁華景象。 |
六塵不染 | 佛教語,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 |
六尺之孤 | 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個子未長高;孤:死去父親的小孩。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
六尺之讬 | 指受囑托撫育遺孤。 |
第二個字是韜的成語4條
六韜三略 |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 |
龍韜豹略 | 指兵法。 |
文韜武略 |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nèi)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
熊韜豹略 | 比喻高妙的用兵謀略。 |
第三個字是三的成語129條
幾次三番 | 番:次。一次又一次。形容次數(shù)之多。 |
八難三災(zāi) | 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 |
白璧三獻 | 楚人和氏得玉璞,兩獻楚王,兩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為璧,世稱“和氏璧”。比喻不識良材或懷才不遇。 |
半夜三更 | 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 |
避軍三舍 | 指退讓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
第四個字是略的成語13條
長算遠略 | 猶言深謀遠慮。 |
宏才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謀略。 |
宏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謀略。同“宏才大略”。 |
六韜三略 | 《六韜》、《三略》:都是古代的兵書。后泛指兵書、兵法。 |
龍韜豹略 | 指兵法。 |
第一個字是略的成語12條
略高一籌 | 籌:籌碼,記數(shù)用具。略微超過一個碼。形容雙方比較,稍強一些。 |
略跡論心 | 撇開表面的事實而評論其用心。 |
略跡原情 | 撇開事實不談,從情理上原諒。 |
略跡原心 | 撇開表面的事實,而從其用心上加以原諒。 |
略見一斑 | 略:大致;斑:斑點或斑紋。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況,但不夠全面。 |
略窺一斑 |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況,但不夠全面。同“略見一斑”。 |
略勝一籌 | 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shù)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
略識之無 | 之、無:指最簡單的字。形容識字不多。 |
略無忌憚 | 毫無畏懼。形容非常放肆。 |
略遜一籌 | 遜:次、差;籌:算籌。比較起來,稍微差一點。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lüe的成語16條
掠地攻城 | 奪取地盤,攻戰(zhàn)城池。形容向敵方進攻。 |
略高一籌 | 籌:籌碼,記數(shù)用具。略微超過一個碼。形容雙方比較,稍強一些。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029971426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