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若云泥
拼音 | pàn ruò yún ní |
釋義 | 高低差別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樣懸殊。 |
出處 | 唐·杜甫《送韋書記赴西安》詩:“夫子歘通貴,云泥相望懸。”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壟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gè)字是判的成語6條
判然不同 | 判:顯然的區(qū)別。區(qū)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樣。 |
判若鴻溝 | 判:區(qū)別;鴻溝:古代運(yùn)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比喻事物的界線。形容界限很清楚,區(qū)別很明顯。 |
判若兩人 |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顯不一致,象兩個(gè)人一樣。 |
判若水火 | 判:區(qū)別。比喻兩者顯然相反,互不相容。 |
判若天淵 | 高低差別就象天空和深淵那樣懸殊。 |
第二個(gè)字是若的成語72條
安若泰山 | 形容極其平安穩(wěn)固。同“安如泰山”。 |
傍若無人 | 好象旁邊沒有人在。形容神情態(tài)度高傲自如。 |
背若芒刺 | 猶言芒刺在背。 |
辨若懸河 | 辨,通“辯”。猶言口若懸河。 |
炳若觀火 |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第三個(gè)字是云的成語83條
冰解云散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冰消云散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波駭云屬 | 猶波屬云委。比喻連續(xù)不斷,層見疊出。 |
波譎云詭 | 譎:詭:怪異,變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樣,形態(tài)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構(gòu)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tài)。后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 |
波屬云委 | 屬:連接;委:累積。波濤連綿,云層堆疊。比喻連續(xù)不斷,層見疊出。 |
第四個(gè)字是泥的成語14條
禪絮沾泥 | 比喻禪寂之心受到塵世煩惱的沾染。 |
趁水和泥 | 利用現(xiàn)成的水來攪泥。比喻乘機(jī)行事。 |
乘云行泥 | 比喻地位高下懸殊。 |
出云入泥 | 指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將舊時(shí)朋友踩入泥中。比喻人情澆薄,世態(tài)炎涼。 |
帶水拖泥 | ①形容泥濘難行。②比喻不順利或不干脆,F(xiàn)多作“拖泥帶水”。 |
第一個(gè)字是泥的成語19條
泥車瓦馬 | 比喻沒有實(shí)際用處的東西。 |
泥船渡河 | 坐泥土做的船過河。比喻非常危險(xiǎn)。 |
泥多佛大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進(jìn)來的多成就就大。 |
泥金萬點(diǎn) | 指菊花名。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來。 |
泥蟠不滓 | 盤繞在泥里而沒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喪失節(jié)操。 |
泥菩薩過江 | 表示連自己也保不住,更談不上幫助別人。 |
泥沙俱下 |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隨著水一起沖下。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 |
泥塑木雕 | 指泥做的和木頭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舉動呆板。 |
泥中隱刺 | 比喻說話中帶著譏諷。 |
第一個(gè)字發(fā)音是ni的成語52條
呢喃細(xì)語 | 形容小聲說話。 |
泥車瓦馬 | 比喻沒有實(shí)際用處的東西。 |
你死我活 |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雙方斗爭非常激烈。 |
擬非其倫 | 指比擬不當(dāng)。 |
儗不于倫 | 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儗,古通“擬”,比擬。同“儗非其倫”。 |
逆阪走丸 | 比喻事情難于辦到。同“逆坂走丸”。 |
匿跡銷聲 | 指隱藏進(jìn)來或不公開露面。 |
溺心滅質(zhì) | 指淹沒天然的心性,掩蓋純樸的本質(zhì)。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471571653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