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殺此獠
拼音 | pū shā cǐ lǎo |
釋義 | 撲殺:打死;獠:古時罵人的話。打死這個壞家伙。形容對某人憎恨之極。 |
出處 | 《新唐書·褚遂良傳》:“武氏從幄后呼曰:‘何不撲殺此獠?’”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動賓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撲的成語4條
撲地掀天 | 形容鬧得很兇。 |
撲殺此獠 | 撲殺:打死;獠:古時罵人的話。打死這個壞家伙。形容對某人憎恨之極。 |
撲朔迷離 | 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復(fù)雜,難以辨別清楚。 |
撲天蓋地 |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
第二個字是殺的成語11條
大殺風(fēng)景 | 意思是損害景物,破壞人的興致。今泛稱敗人興致為大殺風(fēng)景。 |
格殺不論 | 格:打;格殺:打死;不論:不論罪。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dāng)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
格殺弗論 | 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dāng)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同“格殺勿論”。 |
格殺無論 | 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dāng)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同“格殺勿論”。 |
格殺勿論 | 格:打;格殺:打死;勿論:不論罪。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dāng)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
第三個字是此的成語16條
豈有此理 | 哪有這個道理。指別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極其荒謬。 |
比物此志 | 比物:比類,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為來寄托、表達自己的心意。 |
彼倡此和 | 和:附和;應(yīng)和。比喻一方倡導(dǎo),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yīng)。 |
彼唱此和 | 比喻一方倡導(dǎo),另一方效仿。 |
不虛此行 | 虛:空、白。沒有空跑這一趟。表示某種行動還是有所收獲的。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lao的成語68條
勞筋苦骨 | 指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
牢不可破 | 牢:牢固。異常堅固,不可摧毀。也用在指人固執(zhí)己見或保守舊習(xí)。 |
嘮嘮叨叨 | 說話羅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
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后指老年得子。 |
潦原浸天 | 淹沒天地。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475821676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