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地
拼音 | shǒu shàn zhī dì |
釋義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
出處 | 《漢書·儒林傳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 |
示例 | 學校為育材~,教化所從出,非行法之所。★清·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元年》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首的成語17條
首當其沖 | 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zāi)難。 |
首丘之情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
首屈一指 | 首:首先。扳指頭計算,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
首善之地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
首善之區(qū)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
第二個字是善的成語51條
褒善貶惡 | 褒:贊揚;貶:批評。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陳善閉邪 | 陳:述說;善:善法美政;閉:堵塞。臣下對君主陳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
從善如登 | 指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比喻學好很難。 |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從:順隨。順隨善良象登山一樣,順隨惡行象山崩一樣。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
從善如流 |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xiàn)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yīng)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nèi)顧之憂 | 內(nèi)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現(xiàn)形容有內(nèi)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地的成語217條
哀感天地 |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
哀鴻遍地 |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zāi)民。比喻在天災(zāi)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
哀天叫地 |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
安身之地 |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為建業(yè)的根基。 |
必爭之地 | 敵對雙方非爭奪不可的戰(zhàn)略要地。 |
第一個字是地的成語30條
地北天南 | 指四處,到處。 |
地崩山摧 | 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
地坼天崩 | 坼:開裂;崩:倒塌。地裂開,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變故。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地丑力敵 | 指土地相似,力量相當。 |
地大物博 | 博:豐富。指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 |
地動山摧 | 地震發(fā)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斗爭激烈。同“地動山搖”。 |
地動山搖 | 地震發(fā)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斗爭激烈。 |
地負海涵 | 指大地負載萬物,海洋容納百川。形容包羅萬象,含蘊豐富。 |
地覆天翻 | 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di的成語112條
的一確二 | 形容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
低首下心 | 首:頭;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順從。 |
羝羊觸藩 |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
堤潰蟻孔 | 堤壩因螞蟻洞而崩潰。比喻忽視小處會釀成大禍。 |
滴粉搓酥 | 形容女子濃艷的裝飾。 |
敵不可假 | 指不可寬容敵人。 |
滌地無類 | 蕩滌無遺。形容清除得徹底。 |
底死謾生 | 底:通“抵”。竭盡全力,想盡辦法。 |
抵背扼喉 |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
砥兵礪伍 | 砥:細的磨刀石;礪:粗的磨刀石,指磨練;伍:隊伍。磨練軍隊。 |
地北天南 | 指四處,到處。 |
弟男子侄 | 泛指晚輩男子。 |
帝輦之下 |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
遞勝遞負 | 指勝負交替。 |
諦分審布 | 仔細察看分布狀況。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47112071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