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震地駭
拼音 | tiān zhèn dì hài |
釋義 |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
出處 |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天的成語179條
天寶當(dāng)年 | 比喻追憶往昔盛事。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是唐王朝極盛之時。 |
天保九如 | 天保:《詩經(jīng)·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該詩中連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
天崩地坼 | 崩:倒塌;坼:裂開。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
天崩地解 | 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地坼”。 |
天崩地裂 | 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 |
第二個字是震的成語4條
出震繼離 | 指帝王登基即位。 |
名震一時 | 名聲震動當(dāng)時社會。 |
天震地駭 |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
威震天下 | 威名傳于全國,震驚世上。 |
第三個字是地的成語65條
阿鼻地獄 | 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yán)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
阿毗地獄 | 阿毗: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yán)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
不習(xí)地土 |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xí)慣不能適應(yīng)。 |
俯拾地芥 | 象低頭拾一根小草那樣。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
海涵地負(fù) |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負(fù)載。比喻才能特異。 |
第四個字是駭?shù)某烧Z7條
風(fēng)激電駭 | 形容勢猛。同“風(fēng)激電飛”。 |
龍戰(zhàn)魚駭 | 比喻戰(zhàn)爭激烈。 |
目瞪心駭 |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同“目眐心駭”。 |
目眐心駭 |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 |
鳥驚魚駭 | 像鳥、魚那種受驚的樣子。 |
第一個字是駭?shù)某烧Z10條
駭浪驚濤 |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
駭龍走蛇 | 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
駭目驚心 | 使人見到非常震驚。 |
駭目振心 | 使人見到非常震驚。同“駭目驚心”。 |
駭人視聽 | 使人目見耳聞感到震驚。 |
駭人聽聞 | 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
駭人聞見 | 使人目見耳聞感到震驚。同“駭人視聽”。 |
駭人聞聽 |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同“駭人聽聞”。 |
駭心動目 | 猶言驚心動目。 |
駭狀殊形 | 猶言奇形怪狀。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hai的成語55條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四海之內(nèi)有知己朋友,即使遠(yuǎn)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
亥豕相望 | 指文字訛錯很多。 |
駭浪驚濤 |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
害群之馬 | 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 |
咳聲嘆氣 | 因憂傷、煩悶或痛苦而發(fā)出嘆息的聲音。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67892199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