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誅地滅
拼音 | tiān zhū dì miè |
釋義 | 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
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鑒查。” |
示例 | “人不為己,~”,是剝削階級的人生觀。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人壽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天的成語179條
天寶當年 | 比喻追憶往昔盛事。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是唐王朝極盛之時。 |
天保九如 | 天保:《詩經(jīng)·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該詩中連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
天崩地坼 | 崩:倒塌;坼:裂開。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
天崩地解 | 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地坼”。 |
天崩地裂 | 象天塌下、地裂開那樣。比喻重大的事變。 |
第二個字是誅的成語3條
筆誅墨伐 |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
口誅筆伐 | 誅:痛斥,責罰;伐:聲討,攻打。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
天誅地滅 | 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
第三個字是地的成語65條
阿鼻地獄 | 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
阿毗地獄 | 阿毗: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
不習(xí)地土 |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xí)慣不能適應(yīng)。 |
俯拾地芥 | 象低頭拾一根小草那樣。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
海涵地負 |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負載。比喻才能特異。 |
第四個字是滅的成語17條
兵強則滅 | 指依恃軍隊強盛則毀滅。 |
不可磨滅 | 磨滅:消失。永遠消失不了。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
不生不滅 | 佛家語,認為佛法無生滅變遷,即“常住”之異名。 |
亙古不滅 | 亙:橫貫;亙古:從古至今;滅:絕滅。從古到今,永不絕滅。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灰飛煙滅 | 比喻事物消失凈盡。 |
第一個字是滅的成語6條
滅頂之災(zāi) | 滅頂:水漫過頭頂。指被水淹死。比喻毀滅性的災(zāi)難。 |
滅此朝食 | 朝食:吃早飯。讓我先把敵人消滅掉再吃早飯。形容急于消滅敵人的心情和必勝的信心。 |
滅虢取虞 | 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wěn)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后再滅乙國。 |
滅門絕戶 | 全家死盡,無一幸免。 |
滅景追風 | 看不見影子,追得上風。形容馬跑得極快。景,同“影”。 |
滅絕人性 | 完全喪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極端殘忍,象野獸一樣。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mie的成語7條
滅頂之災(zāi) | 滅頂:水漫過頭頂。指被水淹死。比喻毀滅性的災(zāi)難。 |
蔑倫悖理 | 指違背道德和倫理。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67972200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