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怪
拼音 | tián bù zhī guài |
釋義 | 指安然處之,不以為怪。 |
出處 | 語出漢·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彼巍ぬK軾《謝中書舍人表》:“既任止于訓詞,故權(quán)移于胥史,恬不知怪,習為故常。” |
示例 | 日久相沿,~,惜無有正之者!锴濉I廷《廣陽雜記》卷五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恬的成語11條
恬不為怪 | 恬:安然;為:認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
恬不為意 | 處之泰然,滿不在乎。 |
恬不知恥 | 做了壞事滿不再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
恬不知怪 | 指安然處之,不以為怪。 |
恬不知愧 | 安然處之,不以為恥。同“恬不知恥”。 |
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503條
詞不達意 | 詞:言詞;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計不旋踵 | 計:計議,打算;旋踵:旋轉(zhuǎn)腳跟。腳跟還未轉(zhuǎn)過來,計議就定了下來。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動迅速,毫不猶豫。 |
今不如昔 | 昔:往昔,過去。現(xiàn)在不如過去。多用于表示對世事的不滿情緒。 |
密不通風 | 密:嚴密。形容包圍緊密或防衛(wèi)嚴密,連風也透不進去。 |
第三個字是知的成語93條
安分知足 | 安于本分,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 |
鮑子知我 | 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誼深切。 |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wèi)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
材高知深 |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
草木知威 |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
第四個字是怪的成語28條
大驚小怪 | 形容對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過分驚訝。 |
刁鉆古怪 | 刁鉆:狡詐;古怪:怪僻,不同尋常。形容為人行事狡猾怪僻,和別人不一樣。 |
毒魔狠怪 | 兇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
歸奇顧怪 | 歸:清代歸莊。顧:清代顧炎武。歸莊奇特,顧炎武怪異。 |
恢詭譎怪 | 指離奇怪異。同“恢恑憰怪”。 |
第一個字是怪的成語8條
怪誕不經(jīng) | 怪誕:離奇古怪;不經(jīng):不合常理。指言語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怪誕詭奇 | 怪誕:荒唐,離奇;詭奇:詭詐,奇異。形容荒唐離奇的事物。 |
怪力亂神 | 指關于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 |
怪模怪樣 | 形態(tài)奇怪。 |
怪聲怪氣 | 形容聲音、語調(diào)、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難聽。 |
怪事咄咄 | 表示吃驚的聲音。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同“咄咄怪事”。 |
怪形怪狀 | 奇異古怪的形態(tài)、樣子。 |
怪雨盲風 | 猶疾風暴雨。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爭。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guai的成語12條
乖唇蜜舌 | 形容口齒伶俐,慣于說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 |
拐彎抹角 | 抹角:挨墻角繞過。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
怪誕不經(jīng) | 怪誕:離奇古怪;不經(jīng):不合常理。指言語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68292202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